渭滨区“扶贫车间”智慧化升级,300名残疾人远程灵活就业助力脱贫致富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一项创新举措——将“扶贫车间”升级为智慧化模式,为300名残疾人提供了远程灵活就业的机会,有效助力了当地脱贫攻坚战。
渭滨区作为宝鸡市的一个城区,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在了解到许多残疾人因行动不便、交通不便等原因难以参与传统就业的情况下,渭滨区决定将传统“扶贫车间”升级为智慧化模式,让残疾人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
此次升级的“扶贫车间”采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远程办公、在线培训等手段,让残疾人足不出户就能完成工作任务。这种灵活的就业方式,既满足了残疾人对工作的需求,又保证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家庭和谐。
据了解,渭滨区“扶贫车间”智慧化升级后,共有300名残疾人实现了远程灵活就业。他们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在家中进行生产、加工、设计等工作,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实现了稳定收入。
在智慧化“扶贫车间”中,残疾人们通过在线培训,学会了使用各种办公软件、设计软件等,提高了自身技能。同时,车间还为他们提供了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渭滨区“扶贫车间”智慧化升级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区领导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同时,还鼓励企业参与扶贫工作,通过订单式生产等方式,为残疾人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此外,渭滨区还与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智慧化“扶贫车间”的发展。这些企业为残疾人提供了丰富的产品种类,使他们能够根据自身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同时,企业也为残疾人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让他们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
智慧化“扶贫车间”的建立,不仅为残疾人提供了就业机会,还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残疾人通过远程灵活就业,实现了自身价值,为家庭创造了收入,也为社会稳定和谐作出了贡献。
总之,渭滨区“扶贫车间”智慧化升级,为300名残疾人提供了远程灵活就业的机会,有力地推动了当地脱贫攻坚战。这一创新举措,为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也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贡献了力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期待渭滨区“扶贫车间”智慧化模式能够得到更广泛的推广,让更多残疾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 • 西凤酒4万吨基酒扩建投产:产能跃居全国白酒行业前列,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
- • 全球传感器巨头霍尼韦尔落户宝鸡,50亿智能传感产业园奠基,引领西部产业升级新篇章
- • 全国首条“东坡诗词文化长廊”落成,学生作品化身数字文创IP,传承千年文化新风尚
- • 九龙山景区直通车开通,山区群众进城就医时间缩短1小时,便民利民新举措助力乡村振兴
- • “共享厨房”进百村,留守老人吃上暖心互助餐
- • “千阳妇女剪花合作社”走红:剪纸艺术绽放国际舞台
- • 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在宝鸡盛大开幕,无人农机方阵惊艳亮相
- • 太白山歌数据库建成:3D声景技术助力古调原生态再现
- • 宝鸡氢能产业联盟正式成立,共筑“制储运加用”千亿级氢能生态圈
- • 绛帐食品工业园崛起,西北最大速冻面米基地助力长三角供应链高效对接
- • 宝鸡擀面皮产业学院成立,助力非遗传承与人才培养
- • 凤翔豆花泡馍携手星巴克,创新推出“中式早餐套餐”引领跨界融合新潮流
- • 农村低保与扶贫政策无缝衔接,共筑5000名困难群众幸福生活防线
- • 红光沟航天旧址焕新开放,“三线记忆”沉浸式体验馆带你穿越时空
- • “凤椒文化节盛大开幕,椒农戴花环祈愿采摘平安”
- • 中国(宝鸡)国际产业投资峰会盛大开幕,50国客商达成合作意向800亿
- • 西北首个“教育数字孪生平台”启用,模拟校园应急演练超千次,筑牢安全防线
- • “宝鸡国际马拉松赛10月盛大启幕,全球万名选手共赴渭河畔狂欢”
- • 西府宴席“十三花”预制菜上市,传承传统风味再现餐桌
- • 日本早稻田大学设立“白起兵法研究所”:战国军事策略走进现代课堂
- • 九成宫书法研学基地正式启用,全县中小学碑帖临摹课程每日开课
- • 陈仓皮影戏牵手动漫IP,《封神演义》获国际动画金奖,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 • 岐山县10万亩玉米密植高产田投产,单季亩产突破1000公斤,农业发展再创新高
- • 法门寺佛文化研究院首创青少年禅修营,引领全省传统文化教育新风尚
- • “青铜器修复专业崛起:校企联合培养文物医生,传承千年技艺”
- • 临时救助机制助力民生,累计发放3.1亿元救急解难
- • 千阳农妇短视频卖苹果,单条播放破亿,成为“网红县长”的传奇故事
- • 宝鸡图书馆新馆盛大开馆,藏书量突破百万册,文化盛宴启幕
- • 宝鸡夏粮总产再创新高!2024年小麦单产突破600公斤,稳居关中粮仓首位
- • “一带一路”历史名人数据库上线,宝鸡贡献度位列中西部第一,彰显古都文化魅力
- • 绛帐食品工业园建成西北最大速冻面米基地,供应链直达长三角,引领食品产业新篇章
- • 千阳荞面饸饹农耕体验园盛大开园,游客全程参与“从种植到餐桌”的农耕之旅
- • 阳平铁路物流基地二期投运,中欧班列年发运量突破300列,助力“一带一路”发展
- • 赤沙镇“三刀会”非遗庙会重启,万人围观刀山绝技,传统文化魅力再现
- • 林麝产业扶贫车间投产,活体取麝技术助力药农增收
- • 周原现代农业园万亩高标准农田建成,粮食单产刷新关中平原纪录
- • 凤县羌族“瓦尔俄足”节盛大开幕,千人萨朗舞圈刷新纪录
- • 张载祠关学文化体验营:传承经典,体验活字印刷的韵味
- • 五丈原三国文化园AR技术助力,游客沉浸式体验“诸葛亮北伐”
- • “一村一湿地”模式助力农村污水治理,黑臭水体清零成效显著
- • 红河谷瀑布光影艺术节:民乐与电子音乐跨界融合,奏响视听盛宴
- • 宝鸡综合保税区牵手哈萨克斯坦,共筑跨境直播电商基地新篇章
- • “一带一路”旱作农业技术培训开班,中亚10国学员共襄盛举
- • 宝鸡教育元宇宙实验室揭牌,开启VR跨学科教学模式新篇章
- • 宝鸡民间故事VR体验馆开放,带你沉浸式感受周秦传说
- • 扶风县教育云平台上线,城乡学生共享名校直播课堂,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宝鸡嵌入式扶贫车间助力132个村脱贫致富,带动6.3万户年均增收超万元
- • 西凤酒厂慷慨捐建凤翔教育基金,首期投入5000万助力乡村教师培训
- • 非遗直播基地落户六营村,泥塑电商日均销售额破百万元,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千阳矮砧苹果获欧盟认证,出口单价提升30%,助力乡村振兴
- • 欧盟地理标志产品新增西凤酒,出口价格提升40%:中国白酒再掀国际市场热潮
- • 古渔公园渭河夜游首航,光影秀演绎《诗经·秦风》魅力
- • 凤凰湖夜幕下的光影迷局:水幕电影剧本杀,游客推理破案解锁光影剧情
- • 扶风县荣登全国整县制高标准农田试点,5亿财政投入助力农业现代化
- • 职业教育“学分银行”试点启动,学员可跨校累计学分,开启终身学习新篇章
- • 高铁站焕新升级,历史名人长廊AR互动引领科技潮流
- • 龙门洞道教养生文化节盛大启幕,百岁道长亲授“节气导引术”
- • 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音乐节盛大启幕,工业风舞台致敬“工合精神”
- • 太白山移民搬迁社区幼儿园建设启动,为500儿童解决入学难题
- • 西秦刺绣合作社订单激增,留守妇女月薪突破50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宝鸡建成西北首个“数字乡村大脑”,一屏掌控千村数据,开启智慧乡村新时代
- • “一带一路”历史名人数据库上线,宝鸡贡献度位列中西部第一,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独特魅力
- • 凤翔泥塑与臊子面礼盒惊艳亮相,非遗美食盲盒首日售罄,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完美融合
- • 七星河湿地诗经主题灯会启幕,古韵诗意点亮百米灯阵
- • 中小学全面开启人工智能与编程教育新篇章:必修课普及,100%覆盖率引领未来
- • “共享食堂”助力留守老人,温暖每餐仅需3元
- • 渭滨区公益岗位+技能培训助力300名困难群众稳定增收
- • “百合杯”乒乓球联赛落户宝鸡,国际赛事助力体育旅游发展
- • 岐山县妇幼保健院新院区投入使用,新生儿急救响应时间缩短30%
- • 周原遗址农耕VR体验馆盛大开馆,带你穿越时空感受3000年前耕作场景
- • 县城智慧停车系统上线,实时车位查询助力缓解“停车难”
- • 太白药膳宴荣登全国康养旅游菜单,订单热潮排至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