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山羊“撬动”千亿级产业,这个县怎么做到的

宝鸡新闻网 阅读:8 2025-05-06 09:42:54 评论:0

  

  在陕西省宝鸡市陇县,一场以奶山羊为核心的农业变革正在悄然改变着这片土地的经济面貌。2020年,陇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先后入选国家创建公示名单和正式创建名单,而最新消息显示,该产业园已通过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的联合认定,成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荣誉背后,是一条从牧场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如何将传统养殖业转化为富民产业的生动实践。

  小山羊撬动大产业: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

  陇县将奶山羊产业定位为乡村振兴的"黄金支点",通过畜牧养殖补贴、村集体养殖场建设等政策组合拳,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心剂。这种"小投入、低风险、快见效"的产业特性,吸引了正大、飞天等龙头企业持续加码投资,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紧密协作 *** 。就像搭积木一般, *** 提供地基,企业搭建框架,农户则成为填充结构的砖瓦——合作制、股份制、订单农业等多元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深度嵌入产业链的每个环节。这种模式使得原本分散的养殖户逐渐聚合成规模化的产业军团,正如当地一位养殖户所说:“现在养羊就像在工厂上班,既有技术指导又有保底收购,心里踏实得很。”

  从牧草到奶粉:全产业链的价值裂变

  走进陇县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会发现这里的奶山羊产业早已突破传统养殖的边界。通过与"小草驿站"等企业的深度合作,当地构建起涵盖饲草种植、良种繁育、乳品加工、品牌营销的完整产业链。这种全链条发展模式如同一条不断增值的传送带:初级农产品经过加工环节变身高端乳制品,价值可提升3-5倍;而统一的品牌运营又让产品溢价空间进一步扩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富平县(邻近陇县)的实践表明,这种产业链延伸模式能有效带动周边区域协同发展,形成区域性产业集群效应。

  钱袋子鼓起来的N种方式

  对于当地农户而言,奶山羊产业链带来的增收途径就像多车道的高速公路:养殖户通过托管代养获得稳定收益;闲散劳动力进入加工车间变身产业工人;土地流转户同时收取租金和务工工资。数据显示,参与产业链的农户年均增收达20%-30%,这种"立体式收益"让许多家庭实现了"养羊盖新房,供娃上大学"的生活跃升。更值得关注的是,村集体通过建设养殖小区获得资产性收益,这些资金又反哺于道路硬化、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产业造血—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国家战略下的县域经济样本

  陇县的成功实践恰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导向高度契合。2022年农业农村部明确提出,产业园建设应聚焦"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乳制品正是重点支持的15类产品之一。陇县奶山羊产业不仅保障了乳制品供应安全,更探索出"特色产业+园区载体+联农机制"的乡村振兴路径。这种模式犹如一个可复制的模具,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供了参考方案。正如政策研究者所指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不再是简单的生产集中区,而是整合政策、技术、资本等要素的系统工程。”

  站在2025年的节点回望,陇县的故事印证了一个道理:在广袤的乡村土地上,只要找准产业支点,配以科学的制度设计,即便是传统的养殖业也能焕发出惊人的经济能量。当越来越多的"陇县模式"在全国涌现,现代农业产业园将真正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中更具活力的增长极。而对于关注县域经济发展的观察者来说,这里发生的变化或许能带来更深层次的启示: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始终是让农民成为产业链的更大受益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宝鸡新闻网立足宝鸡文旅资源,聚合新闻、分类信息与生活服务,打造集历史文化展示、求职招聘、旅游导航于一体的综合性数字平台,让用户“一网触达城市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