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八旬老人张西鼎坚持义务修路二十载 用铁锹谱写奉献人生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高家镇胡家山村的小路上,总能看到一个佝偻的背影在忙碌。张西鼎老人手持铁锹,仔细填补着路面上的每一个坑洼。从2005年退休回乡开始,这样的工作他已经坚持了整整二十年。"看到乡亲们走路不方便,我就想着能做点什么。"老人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他坚持的动力。
胡家山村地处山区,村道年久失修,每逢雨雪天气就变得泥泞不堪。张西鼎从最初的简单填补,到后来系统性地整修路面,逐渐摸索出一套有效的维护方法。他自费购买砂石料,用废旧轮胎制作简易压路工具,甚至发明了"三合土"配方来增强路面的耐用性。据村委会统计,这些年来老人累计修补路面超过5公里,用坏的铁锹就有十几把。
"张大爷修的路,比专业施工队修的还结实。"村民胡建军告诉记者,老人特别注重路面排水设计,经他修过的路段很少出现积水问题。更让人感动的是,张西鼎从不接受任何报酬,连村民送来的茶水点心都婉言谢绝。村委会多次提出给他发放补助,都被他坚决推辞:"我有退休金,够用了。能为大伙做点事,我心里高兴。"
随着年龄增长,张西鼎的腰越来越弯,但修路的热情丝毫未减。在他的感召下,村里成立了"夕阳红护路队",现在已有12位老人加入义务修路的行列。高家镇政府也将张西鼎的事迹作为典型,在全镇开展"学习张西鼎精神"活动,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只要还能动,我就会继续干下去。"面对记者的采访,张西鼎正在为新修的一段路面夯实路基。夕阳下,老人额头的汗珠闪闪发亮,身旁新铺的路面平整延伸,宛如一首无声的赞歌,诉说着这位普通老人不平凡的坚守。
- • 乡村振兴战略再发力,人才公寓启用助力硕士返乡创业
- • 宝鸡周原国际礼乐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汉服盛装再现周礼大典
- • 农村光伏+农业项目落地,棚顶发电、棚下种菇双收益新篇章
- • 宝鸡老工业区焕新计划获批,百亿级工业遗址文旅项目落地,重塑城市文化新地标
- • 古渔公园诗经主题游船盛大启航,泛舟渭河共赏《蒹葭》朗诵之美
- • 岐山擀面皮产业年产值突破10亿,标准化生产线助力万人就业
- • 西秦刺绣绽放巴黎:非遗纹样登上高定礼服,展现中国传统之美
- • “千阳妇女剪花合作社”作品惊艳卢浮宫,订单已排至2025年,展现中国非遗魅力
- • 渭滨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全面启动,3000余户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 • 乡村电商直播学院孵化5000名带货达人,助力农产品网销额破30亿
- • “共享教师”平台助力乡村教育,骨干教师跨校授课2万节,点亮智慧教育之光
- • “麟游血条面:非遗美食变身网红,直播带货一日销售额破百万”
- • 宝鸡美食元宇宙上线,VR技术打造非遗小吃沉浸式体验
- •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竣工,50万群众告别苦咸水历史,迈向美好生活新篇章
- • 宝鸡社区食堂全覆盖,破解老年人就餐难题
- • 千阳县陶瓷产业园焕发新生,耀州窑技艺传承与创新推动仿古瓷器热销海外
- • 宝鸡综合保税区外贸进出口额首破百亿,增速领跑全省,彰显区域经济发展新活力
- • 常兴镇纺织技工学校开班,订单式培养助力农村青年就地就业
- • 岐山周原考古遗址公园荣登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历史瑰宝闪耀世界舞台
- • “班马耿窦”四大家族文化周盛大启幕,汉服巡游点亮主城区文化之光
- • 扶风野河山槐花节盛大开幕,万亩槐林徒步+蜂蜜采摘一日游攻略来袭!
- • 陕西更低调小城,藏着秦岭80%的绝美风景!
- • 千阳苹果种植田间职校荣获国家级奖项,助力培养千名“数字新农人”
- • 凤翔区“雨露计划”升级,助力千名贫困学生学技就业
- • 渭河龙舟竞渡赛重现古风,百支队伍角逐“周秦杯”
- • 古陈仓城墙遗址夜游启动,沉浸式剧本杀《烽火连城》火爆出圈,带你穿越千年历史长河
- • 我国设立1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助力钛及新材料、传感器产业腾飞
- • 社区养老驿站助力智慧养老,覆盖90%街道,智慧监护系统守护10万老年人
- • 陇州地坑院焕新颜,变身网红民宿,年接待游客突破50万人次
- • 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音乐节盛大启幕,工业风舞台致敬“工合精神”
- • 氢能公交线路试运行,加氢站网络覆盖主城区,绿色出行新篇章开启
- • 连霍高速宝鸡段建成西北首个“自动驾驶测试车道”,助力智能交通发展
- • “课后服务一校一品牌”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助力30万中小学生全面发展
- • 法门寺佛文化研究院首创青少年禅修营,引领全省传统文化教育新风尚
- • 气候投融资试点落地,零碳产业园引资超300亿,绿色经济蓬勃发展
- • 高铁站焕新升级,历史名人长廊AR互动引领科技潮流
- • 龙门洞道教养生餐全新上线,百岁道长亲授“节气食疗”秘方,传承千年养生智慧
- • 眉县猕猴桃太空育种成果落地,抗寒新品种“金瞳1号”亩产值超8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岐山职教中心与吉利汽车共建实训中心,毕业生入职即享工程师待遇,开启校企合作新篇章
- • 《秦岭回声》响彻音乐厅,原生合唱团演绎麟游山歌之美
- • 周原现代农业园助力关中平原粮食生产再创新高
- • 雍州古镇夜经济升级:打铁花表演与秦腔夜市共绘盛唐记忆
- • 羌族特色民宿扶持计划助力50户家庭年均增收超8万元
- • 凤椒产业园智能化升级:花椒精油萃取纯度突破99.9%,引领产业发展新潮流
- • 渭滨区“扶贫车间”升级智慧化,助力300名残疾人远程灵活就业
- • “光明护眼工程”:教室护眼灯改造率100%,照亮学生健康成长之路
- • 关山草原国际那达慕大会盛大开幕,蒙古族骑手展示精湛马上拾哈达技艺
- • 凤翔泥塑老艺人传承匠心,非遗工坊产值突破8000万元
- • 农村厕所改造“以奖代补”政策助力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8%
- • 慈善寺景区免费向本地居民开放,年惠及群众5万人次,助力乡村振兴
- • 太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新玩法:探秘高山杜鹃花海与冰川遗迹科考之旅
- • 千湖湿地:候鸟迁徙的温馨驿站,生态旅游收入突破十亿元大关
- • 陇县社火道具3D打印工坊投产,生产效率飞跃提升8倍
- • 城关镇“面塑十二生肖”展:百位艺人致敬农耕生肖文化
- • 扶风苹果银行发放无息贷款2.1亿元,果农信用变“真金白银”
- • 陇县智慧牧场引领科技潮流,机器人挤奶助力单产提升30%,稳居全国前列
- • 太白山脚下农家乐集群焕新升级,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收入翻番
- •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8%居全省之一,厕所革命惠及百万农户,助力乡村振兴
- • 《西府曲子《班固赋》荣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汉代服饰复原秀惊艳亮相央视》
- • 陕西野河山惊现秦岭红豆杉群落,珍稀植物保护基地即将建成
- • 陈仓泥叫叫玩具:传统手作艺术征服海外藏家,日韩市场独领风骚
- • 林麝产业扶贫车间投产,活体取麝技术助力药农增收
- • 麟北物流园开通至青岛港铁海联运,煤炭运输成本大幅降低
- • 扶风县万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成,亩产刷新关中纪录,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连霍高速宝鸡段智慧化改造完成,通行效率提升30%,智慧交通建设再迈新台阶
- • 周原镇扶贫菌菇大棚扩产,年产鲜菇万吨助力乡村振兴
- • 陈仓老街秦腔快闪火爆出圈,年轻演员摇滚改编经典唱段,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 • 千阳荞面饸饹荣登G20峰会餐桌,中国高山杂粮赢得多国政要赞誉
- • 凤翔区“送寒衣”民俗创新:环保纸扎引领文明祭祀新风尚
- • “光伏农场棚上发电、棚下种菌”模式在全省推广,助力绿色农业发展
- • 陇县“哭嫁”婚俗实景展演:非遗传承人再现传统礼仪之美
- • 宝鸡农业无人机保有量突破千台,统防统治覆盖率达90%,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