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首届乡村振兴论坛成功举办,共谋城乡融合新篇章
近日,宝鸡市首届乡村振兴论坛在宝鸡市隆重举行。本次论坛以“探索城乡融合新模式”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以及政府部门代表共计300余人参加。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宝鸡市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借鉴。
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就城乡融合发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专家们认为,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宝鸡市作为陕西省的重要城市,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此次论坛的举办,旨在进一步推动宝鸡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在论坛上,多位专家学者就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模式进行了深入剖析。他们认为,城乡融合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优化城乡规划布局。要充分考虑城乡空间布局,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同时,加强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城乡公共服务水平。
二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要充分发挥宝鸡市农业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鼓励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三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生态宜居。
四是培育文明乡风。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提高农民素质,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发展。
五是创新社会治理。要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乡村治理水平。
六是提高农民收入。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
在论坛的交流环节,与会嘉宾还就如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他们认为,要实现城乡融合发展,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农民共同努力。
宝鸡市副市长王宁利在论坛上表示,宝鸡市将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同时,宝鸡市将加强与全国各地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宝鸡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宝鸡市乡村振兴工作必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 • 电商产业园助力农产品销售,年助销5亿元,3000农户共享“数字快车”红利
- • 蔡家坡工业遗址焕新颜,涂鸦艺术区与机车文化展成为青年打卡新地标
- • 陇县奶山羊全产业链产值破百亿,荣登全国乳业十强县宝座
- • 岐山臊子面中央厨房投产,全国300城供应链布局再升级
- • 泥塑非遗工坊联营农户,年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传承与创新共舞
- • 西北首个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投运,千P级算力成本大幅降低,助力区域产业升级
- • 陈仓花椒产业园荣获欧盟认证,椒农人均年收入再创新高突破3万元
- • 一碗传承百年的暖心滋味 探访宝鸡豆花泡馍的匠心工艺与文化密码
- • 陇州“马社火”申报世界非遗,百匹战马巡游演绎三国传奇
- • 千阳矮砧苹果出口欧洲,苗木年创汇超1亿美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林麝产业扶贫车间投产,助力800脱贫人口就业新篇章
- • 周公庙周礼婚礼秀常态化展演,新人体验古风“沃盥礼”“合卺酒”,古俗韵味浓
- •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新展揭幕:穿越时空,揭秘西周礼乐文明
- • 西农大宝鸡研究院发布“智慧果园大脑”:AI精准调控水肥光热,引领果业智能化发展
- • 陈仓花椒产业园获国际认证,椒农年均收入再创新高突破3万元
- • 日本早稻田大学设立“白起兵法研究所”:战国军事策略成选修课,探索历史智慧与现代应用
- • 眉县横渠镇举行张载关学祭典,百名学生共吟《西铭》传承文化精髓
- • 陈仓血社火非遗展演震撼回归,神秘脸谱绘制技艺首度公开教学,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凤翔苹果区块链溯源系统正式上线,一扫码即可追溯“从花到果”全历程
- • 千阳县集体经济“飞地抱团”模式全国推广,村均分红超50万元,乡村振兴新路径
- • 数字门牌助力乡村振兴,覆盖10万农户生活便捷
- • 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盛大开园,辐射陕甘宁,年吞吐量达10万吨
- • 千阳苹果主题乐园盛大开放,VR摘果与全息投影果园引领儿童欢乐新体验
- • 千阳农妇短视频卖苹果,单条播放破亿,变身“网红县长”助力乡村振兴
- • 凤翔区“雨露计划”全面启动,助力500名贫困学子圆梦职业教育
- • “乡村振兴贷”授信超500亿,助力千家合作社共谋发展新篇章
- • 陈仓老街荣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夜间经济占比突破40%
- • 凤凰湖景区羌族文化实景剧《云朵上的家》国庆首演,展现羌族风情魅力
- • 法门寺禅意茶修体验营:唐代煎茶法与现代冥想课程完美融合
- • “黄金蜜薯”电商品牌在农村崭露头角,订单种植面积扩至5000亩
- • 凤翔泥塑非遗产业园引资5亿,非遗IP授权交易额破亿元,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章
- • 东湖莲藕深加工厂投产,藕粉、藕片出口创汇助力乡村振兴
- • “共享农业工程师”平台上线,助力农业发展,专家在线破解种植难题超万次
- • 宝鸡成立美食产业绿色发展基金,首批注资5亿元,助力产业升级
- • 宝鸡荣膺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连续三年西北企业满意度测评领先
- • 扶风苹果银行发放无息贷款2.1亿元,果农信用变“真金白银”
- • 连霍高速宝鸡段智慧化改造完成,通行效率提升30%,智慧交通建设再迈新台阶
- • 陕汽重卡携手宁德时代布局氢能重卡,千亿级氢能生态圈加速成型
- • 哈萨克斯坦面粉加工基地盛大投产,年处理小麦能力突破50万吨
- • 县城智慧停车系统上线,实时车位查询助力缓解“停车难”
- • 中车轨道交通装备基地投产,西北首条智能化转向架生产线助力中国轨道交通发展
- • 西府美食进景区,特色小吃助力旅游收入增长40%
- • 凤县废弃矿洞华丽转身,光伏电站照亮绿色未来
- • 大庄里抽水蓄能电站破土动工,年发电量将满足百万家庭用电需求
- • 联盟大桥与辣子火锅:打造现象级文旅CP,单日游客接待量再创新高
- • 九成宫文化节盛大启幕,唐王巡游再现,万名游客共赏霓裳羽衣舞
- • 宝鸡设立千亿级产业引导基金,聚焦新能源汽车、传感器、钛及新材料三大赛道助力产业升级
- • 布尔羊肉深加工厂投产,助力养殖户增收1500万元,共筑乡村振兴梦
- • 和氏乳业助力教育发展,捐建10所“食育教室”万名学生参与奶制品科普实践
- • 宝鸡夏粮总产再创新高,2024年小麦单产突破600公斤,稳居关中粮仓首位
- • 先秦雍城遗址文旅融合示范区规划公示:联动考古研学与文创开发,共筑历史文化新地标
- • 光明护眼工程圆满完成,我国教室护眼灯改造率高达100%
- •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与吉利汽车共建“西部汽车智造学院”,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9%
- • 眉县猕猴桃果酒登陆纽约,深加工助力产业升级,附加值提升5倍
- • 农村垃圾智能分类系统投用,无害化处理率实现百分百突破
- • 六营泥塑村创新推出“生肖盲盒”,游客亲手绘制个性化泥偶,体验传统工艺魅力
- • 乡村道路“白改黑”全覆盖,公交班车通到山沟沟——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交通变革
- • 《百家讲坛》推出“宝鸡十圣”系列,全网掀起历史考据热
- • 陈仓区高山蔬菜扶贫基地扩产,助力800户脱贫户年均增收2万元
- • “社火道具创意设计展盛大开幕,机械舞狮机器人挑战高难度动作引瞩目”
- • 五丈原智慧农业园启用,AI精准灌溉助力节水40%,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新篇章
- • 五丈原智慧农业园启用,AI精准灌溉助力节水40%,引领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太白山冰雪民俗季盛大开幕,冰灯社火点亮冬日旅游市场
- • 七星河湿地诗经主题灯会启幕,古韵今风共赏《关雎》《蒹葭》诗意灯阵
- • 麟游煤炭分质利用项目投产,年产值预计超30亿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宝鸡金台观景区焕新亮相,道教文化与现代旅游深度融合
- • 智慧农业助力万亩樱桃基地产量提升25%,开启现代农业新篇章
- • 陇县社火节荣登全国非遗旅游案例榜单,单日游客量突破十万大关
- • 凤县“扶贫电商直播中心”启用,花椒、蜂蜜线上日销百万,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红河谷瀑布音乐节盛大启幕,原生民谣与电子音乐跨界融合,奏响夏日狂欢序曲
- • 宝鸡市涉外法律服务中心正式挂牌,为120国企业提供合规咨询服务
- • 金台区“名校+”工程启动,助力薄弱学校提升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