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仓区光伏农业大棚投产,创新模式实现棚顶发电与棚内种菇年产值破亿
近日,陈仓区的一批光伏农业大棚正式投产,这一创新农业模式不仅实现了棚顶发电,还实现了棚内种菇,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例。
陈仓区位于陕西省宝鸡市,这里光照充足,气候适宜,是发展光伏农业的理想之地。近年来,陈仓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大力发展光伏农业,通过棚顶发电、棚内种菇的模式,实现了农业产业与新能源产业的有机结合。
据了解,这些光伏农业大棚采用先进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应大棚内的种植、养殖等生产活动。同时,光伏板下方的大棚空间被充分利用,用于种植食用菌。这种创新模式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实现了能源的循环利用。
光伏农业大棚的投产,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大棚内的食用菌种类丰富,包括香菇、平菇、金针菇等,品质优良,深受市场欢迎。据统计,这些大棚年产值已突破亿元,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光伏农业大棚内,农民们通过科学管理,实现了食用菌的高产。大棚内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均得到严格控制,为食用菌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此外,农民们还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有效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确保了食用菌的品质。
光伏农业大棚的投产,也为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积极影响。与传统农业相比,光伏农业大棚实现了零排放、零污染,有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同时,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有助于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推动能源结构优化。
陈仓区光伏农业大棚的成功投产,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我国各地可以借鉴这一模式,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光伏农业,实现农业产业与新能源产业的深度融合。
此外,光伏农业大棚的发展还有助于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光伏农业大棚内,农民不仅可以种植食用菌,还可以进行蔬菜、花卉等种植,实现多元化经营。这种多元化经营模式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总之,陈仓区光伏农业大棚的投产,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光伏农业有望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为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更大贡献。
- • 太白山移民搬迁社区幼儿园落成,破解500儿童入学难题
- • 太白古法酿酒获资本青睐,老酒坊年营收突破3亿元
- • 中车时代提质增能项目投产,轨道交通核心部件国产化率突破90%,助力中国轨道交通产业腾飞
- • 岐山转鼓非遗村:游客体验百人战鼓方阵,感受古老文化的震撼魅力
- • “社火道具创意设计展盛大开幕,机械舞狮机器人挑战高难度动作引瞩目”
- • 乡村文化礼堂全覆盖,家门口文化盛宴助力乡村振兴
- • 布尔羊产业扶贫链升级,助力养殖户年均增收8000元,共筑乡村振兴梦
- • 林麝养殖技术进职校课堂,特种经济动物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
- • 岐山臊子面文化节盛大开幕,千米长桌宴创纪录吸引8万游客
- • 宝鸡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实施,50个古村获亿元修缮资金,古韵新生焕发活力
- • 太白山歌交响乐版全球巡演:古老调式与现代音乐的对话之旅
- • 老年幸福院全面覆盖乡镇,破解农村养老难题,助力乡村振兴
- • 羌族文化园千人共舞:萨朗舞快闪,游客共赴羌服狂欢之旅
- • 千阳农妇短视频卖苹果,单条播放破亿,成为“网红县长”的传奇故事
- • 蔡家坡渭河运动公园盛大开放,皮划艇+骑行道打造运动爱好者天堂
- • 新能源汽车消费补贴政策助力市场火爆,前11月销量同比增长180%
- • 乡村教师周转房建成投用,助力偏远地区教育发展
- • 宝鸡社区食堂全覆盖,破解老年人就餐难题
- • 千湖湿地生态扶贫项目落地,渔民转产旅游年收入翻番,绿色转型助力乡村振兴
- • 宝鸡易地搬迁安置点建成56个,6.5万群众喜迁新家园
- • 西府刺绣专业荣膺国家级特色,毕业生薪资喜人破万大关
- • 氢能公交线路试运行,加氢站网络覆盖主城区,绿色出行新篇章开启
- • 金台区重阳节“孝亲洗脚礼”复兴,千名子女传承敬老风尚
- • 岐山辣椒太空育种实验,抗病新品种助力农民增收
- • 乡村振兴战略再发力,人才公寓启用助力硕士返乡创业
- • 宝鸡擀面皮荣登高铁菜单,年产值突破50亿元,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金台观国学教育基地开课,千名中小学生体验传统六艺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 千湖湿地:候鸟迁徙的温馨驿站,生态旅游收入突破十亿元大关
- • 凤翔县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全国推广,综合利用率达98%,绿色农业发展新典范
- • 陇州社火博览馆盛大开馆,3D投影重现明清社火巡游盛况
- • 传感器产业园聚势成链,年产值突破30亿元,引领产业新高峰
- • 九成宫文旅综合体签约:投资20亿元复原唐代宫苑,再现盛世风华
- • 岐山臊子面制作标准全球发布,民俗美食迈向产业化新篇章
- • 5G+教育示范区建成,偏远山区同步名校课程超10万节,教育公平再迈新台阶
- • 野河山秦岭红豆杉群落发现,珍稀植物保护基地即将建成
- • 陕西自贸区宝鸡协同创新区挂牌,跨境投资审批“一窗通办”时限压缩至3天,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太白古法酿酒技艺再焕生机,资本注入助力老酒坊年营收突破3亿元
- • 斯诺威二期年产8万吨锂电负极材料项目盛大开工,西部新能源材料高地再添新翼
- • 蔡家坡教育城二期盛大投用,新增5000学位助力汽车产业工人子女教育
- • 金台区首届汉服花朝节启幕,千人巡游演绎盛唐风华
- • 全球更大钒液流电池基地投产,储能装机量突破500MW/2000MWh,引领绿色能源新篇章
- •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研究成果发布:揭秘西周初年礼乐制度原貌》
- • 法门寺周边千亩樱桃园盛大开园,农旅融合助力游客涌动达10万人次
- • 宝鸡启动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划定10万亩保护区,共筑生态安全屏障
- • 燕伋望鲁台荣膺国家级研学基地,孔子七十二贤授课场景全息复原再现历史辉煌
- • 陈仓花椒荣耀登顶,欧盟有机认证助力椒农收入翻番
- • 扶风县抗战时期地下交通站遗址重见天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即将落成
- • 岐山擀面皮非遗工坊开班,百名学员获“技艺大师”认证,传承非遗技艺再掀 ***
- • 红河谷瀑布光影艺术节:民乐与电子音乐跨界融合,奏响视觉与听觉的交响乐
- • 凤翔泥塑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50所中小学开启传统工艺选修课新篇章
- • 宝鸡文理学院研发航天减重新材料,显著提升卫星载荷效率20%
- • 千湖湿地生态移民搬迁圆满完成,300户渔民转产发展生态旅游
- • 宝鸡成立西部首个涉外法律服务中心,助力120国合规咨询
- • 无人机助力偏远山村,乡村快递“当日达”试点成功开启
- • 陈仓职教中心携手比亚迪,共建西北首个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
- • “双减”政策助力教育创新,宝鸡课后服务课程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库
- • 生态护林员岗位新增300个,年工资补助1.5万元助力稳就业
- • 千阳苹果主题乐园盛大开放,VR摘果与全息投影果园成儿童新宠
- • 反诈大篷车巡演百村,助力电信诈骗发案率下降80%
- • 岐山臊子面中央厨房盛大投产,全国300城供应链布局全面展开
- • 宝鸡青铜器复刻技艺惊艳世界,千年周礼文化闪耀联合国非遗舞台
- • 常兴镇纺织技工学校与雅戈尔集团签约,携手打造订单式人才培养新典范
- • 探寻盛唐遗风——麟游“唐井取水礼”复原之旅
- • 周原镇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圆满完工,惠及15个村3万村民,助力乡村振兴
- • 汤峪温泉唐风沐浴文化展:再现华清池贵妃入浴的奢华场景
- • “课后服务一校一品牌”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助力30万中小学生全面发展
- • 大庄里抽水蓄能电站正式开工,年发电量可满足百万家庭需求
- • 羌族特色民宿扶持计划助力50户家庭年均增收超8万元
- • 宝鸡发布招商引资“黄金十条”:重大项目最高奖励5000万元,税收返还比例提升至70%
- • “一村一湿地”:300个村庄告别黑臭水体,农村污水治理新篇章
- • 豆花泡馍冷冻技术突破,保质期延长至12个月,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 • 凤翔草编家居惊艳米兰设计周,订单额突破500万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