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仓区“开镰节”启幕,百亩麦田上演传统收割祈福仪式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这收获的季节里,陈仓区的百亩麦田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开镰节”。近日,一场热闹非凡的传统收割祈福仪式在陈仓区某麦田隆重启幕,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礼。
清晨的阳光洒在金黄的麦田上,一片丰收的景象。随着仪式的正式开始,身着节日盛装的农民们手持镰刀,精神抖擞地步入麦田。他们面带笑容,一边收割着麦穗,一边向天祈福,感谢大自然的恩赐。
在仪式现场,一位年长的农民向在场的观众介绍了开镰节的来历和意义。他说:“开镰节是我国北方地区特有的传统节日,象征着丰收和吉祥。这一天,农民们会举行收割祈福仪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随着仪式的进行,百亩麦田逐渐被收割完毕。农民们将麦穗装满篮子,堆放在田边,形成了一道道金黄色的风景线。此时,一场别开生面的麦田舞蹈表演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舞蹈者们身着民族服饰,踏着欢快的旋律,在麦田里翩翩起舞,为丰收的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在收割祈福仪式的 *** 部分,一位农民代表将收割好的麦穗献给了土地神,以此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随后,大家共同举杯,为丰收的喜悦干杯。
此次开镰节活动不仅展示了陈仓区丰富的民俗文化,还让更多人了解了农耕文化的魅力。现场的一位游客表示:“这是我之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感受到了浓厚的农耕氛围,也让我对农民的辛勤付出有了更深的理解。”
据了解,陈仓区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近年来,该区通过举办各类民俗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此次开镰节活动,正是陈仓区弘扬农耕文化、传承民俗传统的一次生动实践。
随着开镰节的圆满落幕,陈仓区的农民们也迎来了忙碌的收割季节。他们纷纷表示,将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在这美好的金秋时节,陈仓区的百亩麦田上演了一场传统收割祈福仪式,不仅展示了农耕文化的魅力,也传递了丰收的喜悦。让我们共同期待,在这片土地上,农民们迎来又一个丰收年。
- • 野河山自然学校开课,中小学每周开展生态科考实践,共筑绿色未来
- • 宝鸡农民李达创新种植技术 带领村民走上致富新道路
- • 太白蜂蜜携手盒马鲜生,打造“零碳供应链”高端超市爆款
- • 百名学生演绎“燕伋望鲁台”尊师礼,传承“抛箸寻师”典故
- • 岐山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晋升国家级,助力新能源车电机产能全国领先
- • 西秦刺绣非遗工坊携手潮牌,国风服饰惊艳亮相巴黎时装周
- • 周原遗址农耕VR体验馆盛大开馆,带你穿越时空感受3000年前耕作场景
- • 陕汽重卡出口量创新高,宝鸡装备制造业迈向全球化新里程
- • 宝鸡嵌入式扶贫车间助力乡村振兴,132个村年均增收超万元
- • 食品安全“红黑榜”月度发布,网红餐饮店100%明厨亮灶,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 • “一村一湿地”:300个村庄告别黑臭水体,农村污水治理新篇章
- • 陈仓经开区签约智能装备项目,轨道交通产业链加速集聚,年产值预计超20亿元
- • 七星河湿地诗经主题风筝节:诗意盎然,风筝翱翔《关雎》《鹿鸣》
- • 凤翔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园投产,年消化50万吨秸秆变废为宝
- • 宝鸡综合保税区牵手哈萨克斯坦,共筑跨境直播电商新篇章
- • 宝鸡成立西部首个涉外法律服务中心,助力120国合规咨询
- • 北过境高速通车,助力绕城货运通道分流,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 • 乡村少年宫非遗课程广受欢迎,年度免费培训学生超5万人次
- • 宝鸡食用菌工厂化率西北之一,日产500吨鲜菇供应全国商超,引领行业发展新潮流
- • 九成宫书法研学基地启用,全县中小学每日开展碑帖临摹活动,传承中华书法艺术
- • 麟游县职教中心创新举措,开设煤炭清洁利用专业,定向输送技术工人
- • 周原文化进校园,青铜器主题课程助力全区中小学文化传承
- • 渭滨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全面启动,3000余户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 • “共享教师”平台助力乡村教育,千所学校共享优质师资,骨干力量跨校授课2万节
- • 《凤飞羌舞》实景剧升级,国庆假期场场爆满,成为国庆旅游新亮点
- • 陕西更低调小城,藏着秦岭80%的绝美风景!
- • 西山酒歌文化节盛大开幕,山民对唱与现代民谣乐队激情PK
- • 残疾人辅具适配服务惠及1.2万人,打造“零跑腿”办理新模式
- • 西府美食进景区,特色小吃助力旅游收入增40%:一场味蕾与旅游的完美邂逅
- • 千湖湿地生态扶贫项目落地,渔民转产旅游年收入翻番,绿色转型助力乡村振兴
- • 教育扶贫资助金助力脱贫攻坚,辍学动态清零成效显著
- • 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项目在宝鸡成功落地,千亿资金池助力零碳产业园发展
- • 金台区“名校+”工程启动,石油中学等3所省级示范校助力薄弱学校提升教育质量
- • 千湖湿地生态奇迹:世界濒危物种青头潜鸭现身,生态观测站挂牌助力保护
- • 扶风皮影戏与AR技术跨界融合,《白蛇传》焕新上演传统文化新篇章
- • 东盟农产品加工园签约32个项目,年进出口目标调至80亿美元,助力区域经济一体化
- • 千阳矮砧苹果获欧盟认证,出口单价提升30%,助力乡村振兴
- • 太白县荣膺“中国天然氧吧”美誉,高山蔬菜溢价率突破50%
- • “共享冷库破解乡村存储难题,农户仓储成本降低40%”
- • 融合教育试点校增至50所,特殊学生随班就读无障碍,教育公平迈出坚实步伐
- • 大学生创业园孵化项目荣获国家级奖项,助力就业突破2000人
- • 传感器产业园聚势成链,年产值突破30亿元,引领产业发展新潮流
- • 慈善寺周边农家书屋升级,数字化阅读助力山区儿童梦想起航
- • 炎帝故里盛大举办全球华人祭祀大典,共襄中华农耕文化盛宴
- • 农村特岗教师待遇提升,月均补贴增至2000元,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 •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竣工,50万群众告别苦咸水历史,迈向美好生活新篇章
- • 太白高山蔬菜荣获“中国气候好产品”认证,市场溢价率飙升超30%
- • 凤县零碳园区光伏覆盖率超60%,年减排二氧化碳8万吨,引领绿色发展新潮流
- • 《2024高质量发展白皮书》发布,宝鸡模式引领发展新篇章
- • 残疾人辅具适配“零跑腿”,上门服务温暖1.2万名群众
- • 眉县猕猴桃太空育种成果落地,抗寒新品种“金瞳1号”亩产值超8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红光沟航天精神教育基地开放,航天专家驻校开设STEAM课程,助力青少年科技梦想翱翔
- • 陇县关山草原荣膺全国首批“红色草原”,红色研学线路正式发布
- • 凤县职校黄金冶炼实训室正式启用,学生实操贵金属提纯技术
- • 宝鸡启动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划定10万亩保护区,共筑生态安全屏障
- • “法治小院”遍地开花,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超95%,构建和谐乡村新局面
- • 扶风县抗战时期地下交通站遗址重见天日,将打造爱国主义实景教育基地
- • 电商扶贫中心启用,花椒、蜂蜜线上日销破200万元,助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 • 金台区西府老街荣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单日客流突破5万再创佳绩
- • 1500张床位!这家三甲医院试运行9个月后,全科开诊了
- •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新展揭幕,揭开西周礼乐文明神秘面纱
- • 陈仓醋粉荣登高铁菜单,传统小吃迈向全国市场
- • 职业教育“学分银行”试点启动,学员可跨校累计学分,开启终身学习新篇章
- • 宝鸡美食夜市点亮渭河两岸,夜间经济贡献年收入15亿
- • 秦岭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落地,农户获万元级补贴助力绿色发展
- • 眉县猕猴桃太空育种成果显著,“金瞳1号”抗寒新品种亩产值突破8万元
- • 岐山周原考古遗址公园荣登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历史瑰宝闪耀世界舞台
- • 全球钛材采购大会订单总额破120亿,吸引50国客商参会,钛材产业再掀合作热潮
- • 农村低保兜底与扶贫政策衔接:确保3000名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无忧
- • “院士宝鸡行”活动常态化,百场讲座助力15万师生共筑学术梦想
- • 岐山擀面皮产业年产值超10亿,标准化生产线助力万人就业
- • 陇县社火道具3D打印工坊投产,非遗制作效率提升10倍,传承与创新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