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擀面皮非遗传承基地开班,百名学员荣获“技艺大师”认证,弘扬传统美食文化
近日,位于陕西省岐山县的擀面皮非遗传承基地举行了盛大的开班仪式。此次开班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百名学员,他们在这里接受专业的擀面皮 *** 技艺培训,并最终获得了“技艺大师”的认证。这一举措不仅为弘扬我国传统美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非遗传承工作树立了新的标杆。
擀面皮作为我国陕西省岐山县的传统特色小吃,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然而,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美食的 *** 技艺逐渐面临失传的风险。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岐山县 *** 高度重视,积极推动擀面皮非遗传承基地的建设。
此次开班仪式在岐山县擀面皮非遗传承基地隆重举行。活动现场,百名学员身着统一的服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在开班仪式上,岐山县 *** 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强调擀面皮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鼓励学员们努力学习,传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技艺。
随后,学员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专业培训。培训内容涵盖了擀面皮的历史渊源、 *** 工艺、口感特点以及市场前景等方面。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员们从擀面皮的基本手法开始学习,逐渐掌握了 *** 技巧。培训过程中,学员们认真听讲、刻苦练习,力求在短时间内掌握擀面皮的 *** 技艺。
经过一周的紧张培训,学员们迎来了结业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擀面皮的 *** 速度、质量以及口感等方面。经过严格评审,最终百名学员凭借扎实的技艺和出色的表现,荣获“技艺大师”认证。他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让他们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擀面皮的 *** 技艺,还深刻体会到了非遗传承的重要性。
荣获“技艺大师”认证的学员们表示,今后将充分发挥所学技艺,将擀面皮这一传统美食发扬光大。他们计划回到各自家乡,开设擀面皮店铺,为当地居民提供美味可口的擀面皮,同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此外,他们还将积极参与非遗传承活动,向更多人推广擀面皮的 *** 技艺,让这一传统美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岐山县擀面皮非遗传承基地的开班及百名学员荣获“技艺大师”认证,标志着我国传统美食文化传承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在今后的工作中,岐山县 *** 将继续加大对非遗传承的支持力度,努力推动擀面皮等传统美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一独特的美食文化。
- • 宝鸡职教集团携手30家名企,共投超2亿元打造实训基地,助力职业教育发展
- • 蔡家坡镇农民工返乡创业园荣获省级示范基地称号,助力乡村振兴
- • 中国中车百亿级轨道交通装备项目投产,年产值目标突破50亿元,助力我国轨道交通产业腾飞
- • 宝鸡成立西部首个涉外法律服务中心,助力120国合规咨询业务拓展
- • 李淳风天文观测台复原项目获批,《推背图》数字展走进元宇宙:传承古韵,创新未来
- • 金台观举办太极文化国际论坛,30国拳友共练养生功法,传承中华养生文化
- • 慈善寺周边农家书屋升级,数字化阅读助力山区儿童成长
- • “感知宝鸡”计划启动:30国留学生共赴青铜器文化研学之旅
- • 残疾人托养中心建成,开启康复就业一体化服务新时代
- • 太白山金丝猴保护迎来AI监测时代,生物多样性保护迈向智能化新篇章
- • 乡村文化礼堂全覆盖,村民家门口尽享秦腔、电影等文化盛宴
- • 通天河生态旅游区年收入突破2亿:冰川研学引领科普旅游新潮流
- • 防汛应急预案升级,全市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183处,筑牢安全防线
- • 陶瓷非遗传承人创新“耀州窑”技法,作品拍卖破百万元,再现千年古窑辉煌
- • 陇州社火非遗传承扶贫计划:百名农民组成“文化致富队”助力乡村振兴
- • 岐山臊子面荣登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周礼宴席文化闪耀全球舞台
- • 千阳苹果数字孪生系统创新突破,助力亩均增收2000元
- • 秦川机床RV减速器市占率突破30%,国产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空白被填补
- • 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全面覆盖,慢性病管理成效显著
- • 凤县“扶贫电商直播中心”启用,花椒、蜂蜜线上日销百万,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扶风县万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成,亩产刷新关中纪录,农业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 • 联盟大桥与辣子火锅成现象级文旅CP,单日游客接待量创新高
- • 连霍高速宝鸡段智慧化改造圆满完成,通行效率显著提升30%
- • 宝鸡美食国际联盟成立,携手50国共绘风味合作协议新篇章
- • 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空心挂面工坊产值破亿,助力留守妇女就业3000人
- • 眉县猕猴桃创新溯源技术,区块链助力“每一颗的成长日记”
- • 凤翔区“雨露计划”助力贫困学子,全覆盖资助500名完成职业教育梦想
- • 农村危房改造清零行动圆满完成,1200户困难家庭喜获安全新居
- • 我国设立1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助力钛及新材料、传感器产业腾飞
- • 陈仓区非遗社火进乡村,30支农民表演队年创收500万元,乡村振兴新动能!
- • 蔡家坡教育城二期盛大投用,新增5000学位助力汽车产业工人子女教育
- • 太白县荣膺“中国天然氧吧”称号,生态农业溢价率飙升超50%
- • 周原文化校本课程荣获国家级奖项,青铜器复刻成学生劳动实践新亮点
- • 凤翔泥塑合作社:联营百家农户,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传承与创新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扶风县“陕果西香”哈密瓜热销北上广,订单农业助力万亩基地丰收
- • 夜游灵宝峡,穿越亿年时光的地质奇观
- • 西府老街非遗工坊集群盛大开业,一站式体验传统技艺魅力
- • 秦公一号大墓遗址周边农家乐焕新升级,文旅融合助力村民户均增收5万元
- • 千阳苹果碳标签认证首发,每公斤减碳0.8kg,赢得国际采购商青睐
- • 陈仓老街荣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夜间经济活力四射占比超40%
- • 中国中车百亿级轨道交通装备基地投产,西北高铁核心部件空白得以填补
- • 千阳农妇短视频卖苹果,单条播放破亿,成为“网红县长”的传奇故事
- • 麟游“二月二炒豆节”:千户农家共享祛虫祈福食俗
- • 关山草原音乐节崔健开唱,引爆民宿预订热潮,周边民宿预订量暴涨300%
- • 陕汽重卡携手宁德时代布局氢能重卡,千亿级氢能生态圈加速成型
- • 法门寺数字博物馆上线,全球游客可VR“穿越”盛唐地宫,感受千年文化魅力
- • 陇县社火节盛况空前,单日吸引游客15万,非遗旅游综合收入突破亿元大关
- • 驻村帮扶工作经验全省交流,2.7万名干部扎根一线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陈仓区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深化,300名教师跨校竞岗激活教育资源新活力
- • 龙门洞道教养生文化节盛大开幕,百岁道长亲授“节气导引术”
- • 凤翔非遗+电商模式走红,泥塑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传统工艺焕发新活力
- • 石鼓山明清摩崖题刻修复完成,王阳明、林则徐真迹再现历史风采
- • 林麝科普馆:成全省研学热点,中学生积极参与人工繁育科研项目
- • “宝鸡味道”夜市点亮渭河两岸,日均客流超5万人次,成为城市新地标
- • 陈仓血社火非遗展演震撼回归,神秘脸谱绘制技艺首度公开教学
- • 龙门洞道教养生餐全新上线,百岁道长亲授“节气食疗”秘方,传承千年养生智慧
- • 宝鸡公益岗位助力脱贫,就业经验全国推广
- • 城乡居民医保“村医通”全覆盖,慢性病取药不出村,健康服务再升级
- • 燕伋望鲁台千人尊师礼举行,学生重现“抛箸寻师”典故,传承尊师重道传统
- • 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项目在宝鸡成功落地,千亿资金池助力零碳产业园发展
- • 太白高山蔬菜直供港澳,“菜篮子”冷链专列年发车量突破100趟次,助力港澳居民共享绿色健康
- • 岐山县村级光伏电站年发电收益800万元,助力集体经济发展新篇章
- • 双石铺镇古羌婚俗体验馆盛大开馆,游客体验穿越时空的婚俗风情
- • “积分制”创新治理模式助力宝鸡千村垃圾分类,环保生活换米面油
- • 千阳荞面饸饹荣登G20峰会餐桌,中国高山杂粮赢得多国政要赞誉
- • 金台区重阳节“孝亲洗脚礼”复兴,千名子女共传承敬老风尚
- • 宝鸡市农村电商蓬勃发展,年交易额突破200亿,抖音快手带货主播超5000人
- • 法门寺佛文化研究院创新举措:全省首创青少年禅修营暨“心灵成长课程”
- • “共享农业工程师”平台正式上线,百名专家在线助力田间难题解答
- • 常兴纺织工业园数字化改造:万锭用工降至15人,开启纺织行业新篇章
- • 农村“太阳能+电辅热”取暖试点,助力清洁能源覆盖5000户家庭
- • 陇州社火助力扶贫,非遗演出队年创收300万元,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