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游“二月二炒豆节”:千户农家共享祛虫祈福食俗
位于陕西省宝鸡市的麟游县,每年农历二月二这一天,都会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节日——麟游“二月二炒豆节”。这个节日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体现了当地农民祈求丰收、驱虫祈福的美好愿望。在这一天,麟游县的千户农家纷纷参与其中,共享这一独特的食俗。
二月二,又称为“龙抬头”,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一天,民间有“炒豆驱虫”的习俗。麟游“二月二炒豆节”便是这一习俗的集中体现。据传,这一习俗源于古代农耕社会,人们认为二月二这天是百虫开始活动的日子,炒豆可以驱赶虫害,保护农作物。因此,家家户户都会在这一天炒豆,祈求丰收。
麟游“二月二炒豆节”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这一习俗最早可追溯到明朝。如今,麟游“二月二炒豆节”已成为当地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之一。每年的这一天,麟游县的千户农家都会齐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个传统节日。
活动当天,村民们一大早就开始忙碌起来。家家户户都会提前准备好豆子、柴火等材料。上午,村民们纷纷来到村里的公共场地,开始炒豆。火堆熊熊燃烧,豆子在锅中翻炒,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村民们一边炒豆,一边聊天,欢声笑语回荡在村子里。
炒豆完成后,村民们会将炒好的豆子分发给村里的每一个人,包括老人、小孩和外来游客。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着美味的炒豆,分享着节日的喜悦。此时,麟游“二月二炒豆节”的氛围达到了高潮。
除了炒豆,麟游“二月二炒豆节”还有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村民们会举行舞龙、舞狮、扭秧歌等传统表演,以此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外,还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如踢毽子、跳绳、拔河等,让村民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节日。
麟游“二月二炒豆节”不仅是一种食俗,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在这一天,村民们通过共同参与炒豆、分享美食、观看表演等活动,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感情,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如今,麟游“二月二炒豆节”已成为当地一张亮丽的名片。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感受这一独特的民俗风情。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麟游“二月二炒豆节”将继续传承下去,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麟游“二月二炒豆节”是一个充满魅力的传统节日。它不仅展示了当地农民祈求丰收、驱虫祈福的美好愿望,更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这个节日里,千户农家共享美食、共度欢乐,共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 • 合阳经开区创新举措,要素保障包助力企业落地周期缩短40%
- • 连霍高速宝鸡段智慧化改造完成,通行效率提升30%,智慧交通新时代来临
- • 野河山槐花艺术节盛大开幕,大地艺术装置与山野音乐会同步绽放
- • 《大周天子》实景演艺项目落户宝鸡,再现周王朝辉煌史诗
- • 宝鸡市涉外法律服务中心正式挂牌,为120国企业提供合规咨询服务
- • 岐山转鼓进校园,百名少年传承千年战鼓雄风
- • 周原遗址农耕VR体验馆盛大开馆,带你穿越时空感受3000年前耕作场景
- • “高山冷凉蔬菜直供西安连锁超市,亩均收益破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生态护林员岗位新增300个,年工资补助1.5万元助力稳就业
- • 西秦刺绣合作社订单激增,留守妇女月薪突破50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五丈原诸葛亮庙智慧研学:夜观星象,还原“八卦阵”推演
- • 凤县“高山晒秋”摄影大赛惊艳亮相,万亩辣椒拼出“中国地图”
- • 五丈原智慧农业园投运,物联网技术助力猕猴桃精准种植引领现代农业新风尚
- • 太白县荣膺“中国天然氧吧”美誉,高山蔬菜溢价率突破50%
- • 扶风县“零工驿站”正式启用,日均提供300个灵活就业岗位助力乡村振兴
- • 关中平原水肥一体化示范区落户宝鸡,引领农业绿色发展新篇章
- • 贾村镇“皮影戏研学营”开营,青少年演绎《封神榜》经典,传承非遗文化新篇章
- • 宝鸡石油钢管公司突破深海钻探技术,助力我国深海油气资源开发
- • 眉县猕猴桃数字交易中心正式启用,全年交易额有望突破80亿元
- • 无人机助力偏远山村,乡村快递实现“当日达”
- • 太白药膳宴荣膺“中华地标美食”,助力养生旅游收入翻三倍
- • 奶山羊“撬动”千亿级产业,这个县怎么做到的
- • 太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新玩法:探秘杜鹃花海,领略冰川遗迹
- • 哈萨克斯坦国家粮油集团投资10亿,打造中亚更大面粉加工基地
- • 凤翔木版年画惊艳亮相央视春晚,非遗文化魅力传遍四海
- • 欧盟地理标志认证产品增至8类,凤翔苹果出口溢价超60%:中国农产品迈向国际市场的新篇章
- • 千湖湿地:候鸟迁徙的温馨驿站,生态旅游的“绿色银行”
- • 陈仓物流园就业孵化基地正式投用,助力周边村镇就业超2000人
- • 无人机助力偏远山村,乡村快递“当日达”试点成功开启
- • 宝鸡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实施,50个古村获亿元修缮资金,古韵新生焕发活力
- •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8%居全省之一,厕所革命助力百万农户迈向美好生活
- • 《资本论》原始笔记亮相,张仲实翻译成就见证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之路
- • 张载祠关学讲堂开讲,中小学生体验活字印刷《西铭》名篇
- • 宝鸡老工业区焕新计划获批,百亿级工业遗址文旅项目落地,焕发新活力
- • 渭河生态修复工程圆满竣工,水质连续三年达Ⅱ类标准
- • 陇县社火节荣登全国非遗旅游案例,单日游客量突破10万大关
- • 全球炎帝陵公祭大典在宝鸡举行,台湾同胞组团赴宝鸡寻根问祖
- • 凤县林麝产业产值突破10亿元,“活体取麝”技术助力药农增收
- • 宝鸡启动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划定10万亩保护区,共筑生态安全屏障
- • 岐山臊子面技艺传承有新招:万名中小学生学做非遗美食
- • 迈向未来:中小学编程教育普及率100%,人工智能课程纳入必修课
- • 凤翔秸秆利用再创新高,生物基材料远销德国展示绿色经济实力
- • 凤县晒秋节:农俗复兴,千幅辣椒玉米拼图扮靓山村
- • 扶风鹿糕馍技艺传承人获“中华老字号工匠奖”,古法烤炉产量翻倍
- • 陕汽重卡携手宁德时代布局氢能市场,千亿生态链项目签约企业突破50家
- • 扶风“唐诗之路”骑行赛盛大启动,沿途打卡李白杜甫题诗碑刻,感受古韵风情
- • 宝鸡高铁新城TOD项目盛大开工,万科、华润携手投资200亿打造产城融合新标杆
- • 宝鸡至汉中高铁年内开工,陕南陕北交通网再升级,共筑区域发展新篇章
- • 宝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全覆盖,共筑教育新篇章
- • 《秦岭回声》响彻音乐厅,原生合唱团演绎麟游山歌之美
- • 太白高山蜂蜜区块链溯源,扫码即可了解“蜂群轨迹”
- • 凤翔豆花泡馍 *** 技艺申遗成功,早餐经济助力千人就业新篇章
- • 林麝产业扶贫车间投产,助力800脱贫人口就业新篇章
- • 石鼓阁AR导览系统升级,青铜器纹饰“动态复活”惊艳游客
- • “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零门槛’政策助力,年度解决2.3万学生就学难题”
- • 麟游布尔羊养殖技术融入职教课程,校企共建实训牧场助力农民增收
- • 宝鸡将礼乐基因写入现代人精神基因组
- • 农村电商产业园助力乡村振兴:孵化50家网店,黄桃罐头线上日销万单
- • 扶风县教育云平台上线,城乡学生共享名校直播课堂,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共享教师”平台助力乡村教育,千所学校共享优质师资,骨干力量跨校授课2万节
- • 生物医药产业园引进CDMO企业:填补西北地区空白,助力产业升级
- • 央视《寻宝》节目聚焦民间青铜器收藏,助力文旅产业收入增长25%
- • 岐山臊子面中央厨房盛大投产,全国300城供应链布局全面展开
- • 凤翔木版年画主题民宿开业,客房讲述《二十四孝》感人故事
- • 宝鸡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全国推广,综合利用率达97%,引领绿色农业发展新潮流
- • “百合杯”乒乓球联赛落户宝鸡,国际赛事助力体育旅游发展
- • 岐山擀面皮非遗工坊开班,百名学员荣获“省级技能大师”认证,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新活力
- • 西府十三花宴席预制菜上市,家庭复刻还原度高达95%,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 • 麟游山歌文化IP商业化新突破:数字音乐平台播放量破亿次
- • 宝鸡农村电商交易额突破300亿,抖音“新农人主播”达万名,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八渡镇林麝养殖规模突破万头,麝香产量占据全国市场三成
- • 千阳县集体经济“飞地抱团”模式全国推广,村均分红超50万元,乡村振兴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