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城遗址考古现场开放日:游客化身“见习考古队员”,共探历史奥秘
近日,我国著名的雍城遗址迎来了考古现场开放日,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活动现场,游客们不仅能够近距离感受古代文明的魅力,还能化身“见习考古队员”,参与到探方清理的工作中,亲身体验考古工作的乐趣。
雍城遗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都城遗址之一。这里曾是西周、秦朝的都城,历史底蕴深厚,文化内涵丰富。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这一历史遗迹,雍城遗址管理方特举办了此次考古现场开放日活动。
活动现场,游客们首先参观了考古现场,了解了考古工作的基本流程。随后,在专业考古人员的指导下,游客们分组参与探方清理工作。他们拿起铁锹、铲子等工具,小心翼翼地清理探方内的土层,寻找古代文明的踪迹。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感觉非常有趣。”来自北京的游客张先生兴奋地说,“通过亲自动手,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考古工作的艰辛和乐趣。”
在探方清理过程中,游客们不仅学到了考古知识,还收获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其中,一些游客在探方内发现了一些陶器碎片、石器等文物。这些文物经过专业人员的鉴定,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这些文物的发现,为我们研究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雍城遗址考古队队长李教授表示,“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希望让更多人了解考古工作,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
在考古现场开放日当天,除了探方清理活动外,还安排了丰富的文娱节目。游客们可以欣赏到古代音乐、舞蹈表演,感受古代文化的韵味。此外,还有专家现场讲解雍城遗址的历史文化,让游客们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一历史遗迹。
此次考古现场开放日活动,不仅让游客们体验到了考古工作的乐趣,还提高了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许多游客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他们对考古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珍惜和保护文化遗产。
雍城遗址考古现场开放日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在今后的工作中,雍城遗址管理方将继续举办此类活动,让更多人走进考古现场,感受历史的魅力,共同守护我们的文化遗产。
- • 央视《寻宝》节目聚焦民间青铜器收藏,助力文旅产业收入增长25%
- • 易地搬迁社区工厂投用,1.37万搬迁户家门口就业梦想成真
- • 光明护眼工程全面启动,教室护眼灯改造率100%,呵护学生视力健康
- • 陈仓中央厨房日供餐10万份,助力西北五省学校食堂食品安全
- • 宝鸡与拼多多共建“农产品云展会”,3天成交额突破亿元大关
- • “一村一湿地”模式助力农村污水治理,实现黑臭水体清零目标
- • 凤椒庄园辣味挑战赛:花椒冰淇淋与麻辣火锅,挑战你的味蕾极限!
- • 千阳苹果艺术节全球直播,果雕NFT数字藏品秒罄,创新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 • 龙源工业园区产值突破50亿:钛镍新材料项目独占鳌头,市场份额高达60%
- • 舌尖上的非遗记忆 探秘宝鸡擀面皮百年传承的匠心密码
- • 太白山金丝猴栖息地AI监测系统启用,开启生物多样性保护智能化新篇章
- • 太白山冰雪季盛况空前,冰雪经济助力GDP增长1.2%
- • 凤翔泥塑携手航天IP, *** 款盲盒首日售罄,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 • 凤翔泥塑非遗传承人匠心独运,创作“班固著史”系列荣登国家外事礼品名录
- • 民间艺人匠心独运,花椒香囊焕发非遗新光彩
- • 秦岭北麓保护区扩容,野生大熊猫种群增至12只,生态保护成效显著
- • 渭河生态修复工程圆满竣工,水质连续三年达Ⅱ类标准
- • 岐山周原考古遗址公园荣登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见证中华文明瑰宝
- • 凤翔泥塑非遗盲盒热销海外,销售额同比增长300%,传承与创新共舞
- • 秦川机床RV减速器市占率突破30%,国产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实现新突破
- • 渭滨区新建10个社区食堂,关爱老人,共享美好生活
- • 扶风县“吨粮田”示范项目成功验收,小麦亩产再创新高突破1300斤
- • 陕汽重卡携手宁德时代,氢能重卡生态链项目签约企业突破50家
- • 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扩能,助力“双保障”就业康复新模式
- • 渭滨区AI编程教育全覆盖,开启未来智能时代新篇章
- • 核桃深加工生产线投产,年产值破亿助力乡村振兴
- • 宝鸡关山草原荣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引领西北生态旅游新风尚
- • 宝鸡青铜纹样融入现代家装,国潮设计助力乡村振兴
- • 东湖莲藕扶贫产业园投运,助力200户脱贫户实现土地流转与务工双收益
- • 《宝鸡民间故事AR绘本发布,扫码开启周秦传说沉浸式体验之旅》
- • 秦腔《面皮》国家大剧院连演十场,西府美食文化IP全球出圈——一场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视觉盛宴
- • 我国加大民生保障力度,18.07亿元低保金及补贴发放,筑牢返贫防线
- • “陈信办”政务服务满意度达98.7%,企业开办实现“半日结”: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
- • 宝鸡美食地图小程序上线,AI导航推荐百个“必吃打卡点”引领食客新潮流
- • 宝鸡食用菌工厂化率西北之一,日产500吨鲜菇供应全国商超
- • 西北首个“教育数字孪生平台”启用,模拟校园应急演练超千次,筑牢安全防线
- • 宝鸡北首岭遗址新发现仰韶文化祭祀遗存,炎帝部落“火耕文明”获考古实证
- • 麟游布尔羊养殖技术融入职教课程,校企共建实训牧场助力农民增收
- • 通天河冰川文化论坛盛大召开,地质学家揭秘第四纪冰臼群之谜
- • 太白县消费扶贫馆投用,“土山货”年网销额破亿元,助力脱贫攻坚战
- • 陈仓花椒产业园获国际认证,椒农年均收入再创新高突破3万元
- • 七星河湿地诗经主题风筝节:诗意盎然,风筝翱翔《关雎》《鹿鸣》
- • 西凤酒4万吨基酒扩建投产:产能跃居全国白酒行业前列,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
- • 宝鸡市携手50国,成立国际美食联盟,共绘风味合作协议新篇章
- • 宝鸡氢能产业联盟正式成立,共筑“制储运加用”千亿级氢能生态圈
- • 凤翔木版年画惊艳亮相央视春晚,非遗文化绽放全球光彩
- • 林麝产业扶贫车间投产,活体取麝技术助力药农增收
- • 宝鸡“名校+”工程助力教育均衡发展,城乡教育差距缩小至历史更低水平
- • “一带一路”旱作农业技术培训班在中亚10国学员的积极参与下顺利开班
- • 岐山转鼓非遗村:游客体验百人战鼓方阵,感受传统非遗魅力
- • 宝鸡市2025年拆迁政策全文解读:操作规范、补偿透明、流程明确
- • 麟游县林下经济产值突破15亿,仿野生药材获欧盟有机认证助力乡村振兴
- • 北首岭遗址考古研学基地开放,游客可亲身体验史前陶器制作
- • 高山冷凉蔬菜直供西安连锁超市,亩均收益破万元,农业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 羌族文化扶贫村焕新颜,非遗表演与民宿年共迎30万游客
- • 太白蜂蜜携手盒马鲜生,打造“零碳供应链”高端超市爆款
- • 太白山金丝猴栖息地AI监测系统启用,生物保护迈入智能化新时代
- • 东站物流枢纽助力外贸发展,年发运中欧班列突破200列,进出口额破百亿大关
- • 宝鸡联合高校开设“乡村CEO”培训班,首批学员带火30个IP,助力乡村振兴
- • 渭河生态科创走廊启动,30家上市公司区域总部集中签约,共筑绿色创新发展新篇章
- • 扶风县抗战时期地下交通站遗址重见天日,将成爱国主义实景教育基地
- • 凤县零碳园区光伏覆盖率超60%,年减排二氧化碳8万吨,引领绿色发展新潮流
- • 陶瓷非遗传承人创新“耀州窑”技法,作品拍卖破百万元彰显传统文化魅力
- • 考古学田野实践课:学生亲历周原遗址发掘,探寻历史奥秘
- • 教育扶贫资助金助力脱贫攻坚,累计发放4.2亿元,辍学动态清零成效显著
- • 岐山县村级光伏电站年发电收益800万元,助力集体经济发展新篇章
- • 高铁站改建添彩历史名人长廊,AR互动日均体验突破万人次
- • 陈仓区“抓周礼”民俗展盛大开幕,百名婴儿体验古法成长仪式
- • 西府刺绣专业绽放光彩:入选国家特色专业,毕业生创业率全省之一
- • “百企联百村”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民企投资超10亿元显担当
- • “高粱酒文化节封坛大典盛大举行,定制酒窖引千名藏家共襄盛举”
- • 汤峪温泉唐风沐浴文化展:再现华清池贵妃入浴的古典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