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周原考古遗址公园荣登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见证中华文明瑰宝
近日,我国岐山周原考古遗址公园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这一喜讯不仅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让世界见证了中华文明的瑰宝。
岐山周原,位于陕西省岐山县,是周朝的发祥地,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这里曾是周文王、周武王等先祖的都城,是周朝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周原考古遗址公园的建立,旨在保护和展示这一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此次岐山周原考古遗址公园入选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是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充分肯定。自2006年起,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积极推进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截至目前,我国已有55项世界文化遗产,位居世界第二。
岐山周原考古遗址公园的入选,不仅彰显了我国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也体现了我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坚定决心。近年来,我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不仅成功申报了多项世界文化遗产,还加强了对国内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岐山周原考古遗址公园的入选,对于推动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有助于提升我国在世界文化遗产领域的地位,增强国际影响力。其次,它有助于加强国内外对周原文化的认知,促进文化交流。最后,它有助于推动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为后世留下更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岐山周原考古遗址公园的保护与开发,得到了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保护方面,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遗址保护设施建设、制定严格的保护规划等。在开发方面,公园以周原文化为核心,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旅游线路,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值得一提的是,岐山周原考古遗址公园在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的原则。在保护遗址的同时,注重对周边环境的整治,努力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共生。
此次岐山周原考古遗址公园入选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将继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努力让世界更多地了解和认识中华文明的瑰宝。
总之,岐山周原考古遗址公园的入选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一座里程碑。让我们共同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这一瑰宝能够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世界展现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 • 眉县猕猴桃采摘机器人量产,效率突破人工极限
- • 陇县社火道具3D打印工坊投产,非遗制作效率提升10倍,传承与创新完美融合
- • 阳平铁路物流基地二期投运,中欧班列年发运量突破300列,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再上新台阶
- • 陈仓古庙会创新引入数字门票,区块链技术助力非遗传承收益保障
- • 凤翔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投产,年转化有机肥60万吨,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眉县猕猴桃:绿色有机种植引领全国,欧盟标准基地超20万亩
- • 比亚迪废旧电池回收项目投产,年处理量20万吨领跑西部绿色循环经济
- • 秦川机床RV减速器市占率突破30%,国产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实现新突破
- • 宝鸡市荣膺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化肥农药使用量五年内减35%
- • 欧盟地理标志认证产品增至8类,凤翔苹果出口溢价超60%:中国农产品迈向国际市场的新篇章
- • 中国中车百亿级轨道交通装备项目投产,年产值目标突破50亿元
- • 岐山臊子面中央厨房盛大投产,全国300城供应链布局全面展开
- • “青铜纹饰数字艺术展盛大开幕,3D打印饕餮纹装置成为网红打卡新地标”
- • “一村一湿地”:300个村庄告别黑臭水体,农村污水治理新篇章
- • 凤翔苹果“保险+期货”试点落地,千户果农抗风险能力倍增
- • 北过境高速通车,助力绕城货运分流,提升城市交通效率
- • 非遗文化焕发新生:凤翔木版年画走进百所校园,丰富中小学课后服务
- • 陇县中医医院新院区盛大启用,新增康养床位150张,助力健康养老事业
- • 张载祠关学讲堂开讲,中小学生共赏《西铭》活字印刷之美
- • “班超使者”国际青年交流计划盛大启动,沿丝路重走西域三十六国,传承千年文化之旅
- • 秦直道遗址文旅带规划获批:8亿元投资助力古驿栈道修复,传承历史辉煌
- • 东湖端午龙舟竞渡:百桨齐发,传承千年水乡习俗
- • 农村特岗教师待遇提升,月均补贴增至2000元,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 • 宝鸡美食国际联盟成立,携手50国共绘风味合作协议新篇章
- • “凤翔苹果期货+保险模式覆盖万亩,助力果农抵御市场风险,保障收益”
- • 宝鸡美食元宇宙上线,VR技术模拟百种非遗小吃制作,开启沉浸式美食体验新时代
- • 陈仓区“抓周礼”民俗展盛大开幕,百名婴儿体验古法成长仪式
- • 我国宝石机械12000米智能钻机量产,荣登“央企十大国之重器”
- • “黄金蜜薯”电商品牌在农村崭露头角,订单种植面积扩至5000亩
- • 凤县“高山晒秋”摄影大赛惊艳亮相,万亩辣椒拼出“中国地图”
- • 猕猴桃庄园里,果农嘻哈大赛唱响乡村振兴新篇章
- • 野河山秦岭红豆杉群落被发现,珍稀植物保护基地即将建成
- • 七星河国家湿地:揭秘黑鹳、白鹭等珍禽的更佳观测点
- • 1500张床位!这家三甲医院试运行9个月后,全科开诊了
- • “共享教师”平台正式上线,骨干教师跨校授课突破万节,教育资源共享迈上新台阶
- • 教育扶贫助力脱贫攻坚,3.52亿元资助金助力义务教育“零辍学”目标实现
- • 黄里古镇古法榨油争霸赛:木槌撞击声唤醒千年技艺
- • “农村互助幸福院医养结合模式在全省推广,构建农村养老新格局”
- • 南寨镇血条面文化节:百口铜锅再现行军饮食传统
- • 首条跨渭河大桥通车,两岸居民通行时间缩短半小时,共筑便捷生活新篇章
- • 扶风县乡村教师“县聘乡用”,278名教师扎根偏远教学点,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千阳农妇短视频卖苹果,单条播放破亿,成为“网红县长”的传奇故事
- • 周原文化校本课程荣获国家级奖项,青铜器复刻成学生劳动实践新亮点
- • 陇县奶山羊区块链溯源系统正式上线,一扫耳标即可追踪“从牧场到货架”全链路
- • “高山冷凉蔬菜”扶贫基地扩产,直供西安超市保价收购助力脱贫攻坚
- • 宝鸡凤香型白酒产业集群崛起,西凤酒品牌价值突破2000亿:中国白酒产业的璀璨明珠
- • 太白山脚下农家乐集群焕新升级,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收入翻番
- • 太白高山蔬菜预制菜产业园投产,即食沙拉进军日韩市场
- • 千阳燕伋书院遗址惊现战国儒简,疑似《乐经》失传篇章重见天日
- • 陈仓区光伏农业大棚投产,创新模式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岐山转鼓队荣登央视《非遗里的中国》,乡村艺人年收入突破10万
- • 《中小学德育教材添新篇章:宝鸡名人单元走进课堂,班昭、马援事迹激励学子成长》
- • 田间职校助力乡村振兴,培育千名“新农人”,苹果种植技术覆盖山区
- • 陇县荞麦收割节盛大开幕,传统农耕场景再现连枷打场盛况
- • 农村“煤改电”补贴政策落地,1.5万户冬季取暖成本降60%助力绿色生活
- • 陇县羊乳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00亿,再添10条液态奶生产线,巩固“中国奶山羊之一县”地位
- • “西府十三花宴席荣登APEC峰会菜单,国际政要争相打卡成为美食新地标”
- • “招商引资红黑榜季度公示,末位单位负责人公开检讨:强化责任意识,提升招商引资效能”
- • 黄里古镇古法榨油技艺赛:游客比拼木槌撞击,体验传统油香魅力
- • 凤翔泥塑非遗产业园引资5亿,非遗IP授权交易额破亿元,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章
- • 凤翔泥塑传承新篇章:老艺人收徒传艺,非遗工坊年产值突破8000万元
- • 农村互助养老“时间银行”试点:低龄老人服务可兑换未来照护
- • 宝鸡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全国推广,综合利用率达97%,引领绿色发展新潮流
- • 麟游县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幼儿园建设:助力800儿童破解入园难题
- • 宝鸡老工业区焕新计划获批,百亿级工业遗址文旅项目落地,重塑城市文化新地标
- • 麟游县林下经济产值突破15亿,仿野生药材荣获欧盟有机认证
- • 麟游布尔羊养殖技术融入职教课程,校企共建实训牧场助力农民增收
- • 渭滨区端午艾草市集盛大开市,百位手艺人再现古法香囊 *** 技艺
- • 凤翔泥塑非遗传承人匠心独运,创作“班固著史”系列荣登国家外事礼品名录
- • 宝鸡非遗版权区块链平台上线,300项技艺实现数字确权,传承与创新共舞
- • 太白山冰雪季接待游客超百万,冰雪经济助力GDP增长1.2%
- • “院士宝鸡行”活动常态化,百场讲座助力15万师生共筑学术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