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家坡渭河湿地骑行道开通,诗意骑行邂逅《诗经》文化之旅
近日,位于陕西省渭南市蔡家坡的渭河湿地骑行道正式开通,这条全新的骑行道不仅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更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人们体验《诗经》文化的热门打卡地。
渭河湿地骑行道全长约5公里,沿途风景秀丽,绿意盎然。骑行道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将生态保护与休闲娱乐完美结合。在这里,游客可以尽情享受骑行带来的乐趣,同时感受大自然的恩赐。
值得一提的是,渭河湿地骑行道沿途分布着多个《诗经》主题雕塑群,这些雕塑以《诗经》中的经典诗句为创作灵感,将古代文学与现代艺术巧妙融合,为骑行者带来一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其中不乏描绘自然风光、表达人生哲理的佳作。这些雕塑作品不仅展现了《诗经》中的诗意,更让人们在骑行过程中,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
骑行道上的第一组雕塑以《关雎》为主题,雕塑中一对鸳鸯在水中嬉戏,寓意着美好的爱情。紧接着,游客将看到以《桃夭》为灵感的雕塑,描绘了桃花盛开的景象,寓意着青春与美好。此外,还有以《采薇》为主题的雕塑,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场景。
在骑行道的终点,一座巨大的《诗经》主题雕塑群格外引人注目。这座雕塑群以《大雅·文王》中的诗句“文王在上,於昭于天”为设计理念,将文王的形象与天象相结合,寓意着文王德高望重,光照四方。
渭河湿地骑行道的开通,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也为传承和弘扬《诗经》文化提供了新的平台。在这里,人们可以在骑行中感受自然之美,在打卡中领略古代文学的魅力。
据悉,渭河湿地骑行道的开通,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未来,这里还将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诗经》,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总之,蔡家坡渭河湿地骑行道的开通,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诗意骑行、邂逅《诗经》文化之旅的好去处。在这里,骑行者不仅可以尽情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还能在打卡中感受古代文化的韵味,真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文化旅游胜地。
- • 金台区消费扶贫平台成功上线,直播带货助力农产品年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
- • 渭滨区建成万核级数字智算产业园,助力西北产业转型升级
- • 扶风县“吨粮田”示范项目验收通过,小麦亩产再创新高突破1300斤
- • 田家庄镇秦腔自乐班驻村演出,农民演员唱响西府腔,传承传统文化魅力
- • 野河山生态景区惊现罕见秦岭冷杉群落,自然教育基地即将建成
- • 千湖湿地:候鸟迁徙的温馨驿站,生态旅游收入突破十亿元大关
- • 千湖湿地渔猎文化节盛大开幕,千年“渔鼓道情”引万人跟拍,传承文化魅力
- • “农村黄金蜜薯电商品牌爆红,订单种植面积激增至5000亩”
- • 乡村振兴战略再发力,人才公寓启用助力硕士返乡创业
- • 太白高山蜂蜜区块链溯源,扫码即可了解“蜂群轨迹”
- • “关学之旅”数字文旅专线发布,手机APP实时解析名人遗迹,带你领略千年文化魅力
- • 野河山秦岭红豆杉群落被发现,珍稀植物保护基地即将建成
- • 西北首个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投运,千P级算力成本大幅降低,助力区域产业升级
- • 农村饮水安全巩固工程圆满完工,10万群众共享“放心水”
- • 关山草原骑马穿越之旅:三日期待,邂逅“小天山”四季牧歌
- • 千阳县秸秆饲料化项目成功投产,年处理秸秆8万吨助力绿色发展
- • 《2024高质量发展白皮书》发布,宝鸡模式引领发展新篇章
- • 全球钛材采购大会订单总额破120亿,吸引50国客商参会,钛材产业再掀合作热潮
- • “黄金蜜薯”电商品牌农村走红,订单种植面积扩至5000亩,助力乡村振兴
- • “守护秦岭生态”:万名青少年携手参与物种监测行动,共筑绿色未来
- • 红河谷瀑布音乐节盛大启幕:原生民谣与电子音乐跨界融合,奏响夏日狂欢序曲
- • 周原镇农村“共享冷库”启用,果蔬损耗率大幅降低,助力乡村振兴
- • 教育扶贫资助金助力脱贫攻坚,辍学动态清零成效显著
- • 宝鸡公安创新宣传方式,反诈鸡蛋助力反诈知识普及
- • 岐山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晋升国家级,助力新能源车电机产能全国领先
- • 太白山冰雪季接待游客超百万,冰雪经济助力GDP增长1.2%
- • 西秦刺绣合作社助力乡村振兴,留守妇女月均工资超4000元
- • 乡村教师周转房建成投用,助力偏远地区教育发展
- • 凤县职校黄金冶炼实训室正式启用,学生实操贵金属提纯技术
- • 陇州地坑院焕发新生:变身民宿集群,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
- • 凤翔县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全国推广,综合利用率达98%,绿色农业发展新典范
- • 法门寺景区联建扶贫商铺二期盛大开业,助力150户脱贫家庭再创辉煌
- • 宝鸡企业研发成功首台国产化盾构机核心部件,助力我国隧道建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 • 全国首条“东坡诗词文化长廊”落成,学生作品化身数字文创IP,传承千年文化新风尚
- • 宝鸡荣获“中国更具幸福感城市”称号,民生满意度全省领先
- • 乡村道路“白改黑”全覆盖,公交班车通到山沟沟——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交通变革
- • 日本早稻田大学设立“白起兵法研究所”:战国军事策略走进选修课堂
- • 宝鸡市积极推进“零碳园区”建设,光伏发电覆盖率超60%
- • 宝鸡公益岗位助力脱贫,创新就业模式全国推广
- • 扶风县荣膺全国整县制高标准农田试点,财政投入5亿助力农业现代化
- • 麟游血条面直播带货单场破500万,非遗手艺成乡村振兴“金钥匙”
- • 凤翔豆花泡馍 *** 技艺申遗成功,早餐经济助力千人就业新篇章
- • 宝鸡食用菌产业蓬勃发展,工厂化率达70%,日产鲜菇300吨领跑西北地区
- • 凤翔东湖汉服荷塘月色夜,无人机表演点亮千年园林
- • 扶风县万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成,亩产刷新关中纪录,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宝鸡启动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划定10万亩保护区,共筑生态安全屏障
- • 陇州社火脸谱数据库建成:AI设计系统助力非遗活化
- • 和氏乳业助力教育,捐建10所“奶牛科普教室”万名学生参与食育实践
- • 凤翔长青镇百兆瓦光伏项目荣获“市级招商引资大项目奖”,年减排二氧化碳超10万吨
- • 汤峪温泉唐风沐浴文化展:复原华清池贵妃入浴,再现盛世繁华
- • 麟游黄芩深加工基地投产,中药饮片出口韩国市场,助力中医药国际化
- • 西府老街首届非遗购物节盛大开幕,百名匠人直播带货创百万销售额新纪录
- • 话剧《面皮》国家大剧院连演十场,西府美食文化IP全球出圈,展现中国地方特色魅力
- • 宝鸡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实施,50个古村获亿元修缮资金,古韵新生焕发活力
- • 凤翔泥塑携手航天IP,限量款盲盒首日售罄,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 • “光明护眼工程”:教室护眼灯改造率100%,照亮学生健康成长之路
- • 凤翔泥塑非遗传承人匠心独运,创作“班固著史”系列荣登国家外事礼品名录
- • 岐山县设立乡村振兴创投基金,助力200名青年返乡创业
- • 凤翔泥塑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手艺人,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
- • 和氏乳业创新“奶山羊托管”模式,助力农民增收,养殖户年分红超万元
- • 社区养老驿站助力智慧养老,覆盖90%街道,智慧监护系统守护10万老年人
- • 麟游职教中心煤炭清洁利用专业开班,助力能源转型技术人才培养
- • 和氏乳业创新“奶山羊托管”模式,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 • 太白山国际诗歌节启幕,百国诗人共绘“秦岭生态长诗”
- • 《乡音悠扬,诗经古韵:乡村大喇叭里的传统文化盛宴》
- • 千阳县集体经济“飞地抱团”模式全国推广,村均分红超50万元,乡村振兴新路径
- • 太白蜂蜜无人机巡检蜂场,AI技术助力病虫害识别准确率达99%
- • 麟游县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幼儿园落成,助力800儿童破解入园难题
- • 农村互助养老“时间银行”试点:低龄老人服务可兑换未来照护
- • 太白古法酿酒获资本青睐,老酒坊年营收突破3亿元
- • 社区医生发明“方言健康快板”,助力留守老人听懂医学知识
- • 考古学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周原遗址发掘,修复成果全国展出彰显青春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