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县建成西北最大种质资源库,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日益受到重视。近日,位于陕西省宝鸡市的扶风县建成西北地区最大的种质资源库,该资源库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扶风县地处关中平原,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县。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农作物种质资源,扶风县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入巨资建设了这座西北地区最大的种质资源库。据悉,该资源库占地约5000平方米,总投资约3000万元。
扶风县种质资源库的建设,旨在保存和收集我国西北地区丰富的农作物种质资源,为农业科研、育种和生产提供有力支撑。目前,该资源库已收集保存农作物种子超过5万份,涵盖了小麦、玉米、大豆、水稻、蔬菜等主要农作物。
在扶风县种质资源库内,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得到了严格的保护和科学管理。资源库采用现代化设施,如恒温恒湿库、低温库、常温库等,确保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中保存,最大限度地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资源库还配备了先进的检测设备,对种质资源进行鉴定、分析和评价,为农业科研和育种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扶风县种质资源库的建成,对于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有助于保护我国丰富的农作物种质资源,防止珍贵种质资源灭绝。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数百种农作物种质资源因自然和人为因素而消失,建立种质资源库可以有效遏制这一趋势。
其次,种质资源库为农业科研和育种提供了有力支撑。在资源库中,科研人员可以方便地获取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开展遗传育种、基因克隆等研究,加快新品种的培育进程。此外,种质资源库还有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最后,扶风县种质资源库的建成,也为周边地区乃至全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地纷纷加大种质资源保护力度,建设类似的种质资源库。扶风县种质资源库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总之,扶风县建成西北地区最大的种质资源库,标志着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在今后的工作中,扶风县将继续加大种质资源保护力度,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也希望更多地区能够借鉴扶风县的成功经验,共同推动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事业的发展。
- • 张载祠“关学讲堂”开讲,中小学生体验活字印刷《西铭》经典
- • 农村公路“白改黑”工程圆满完成,助力物流进村成本降低50%
- • 岐山臊子面文化节创纪录,千米长桌宴盛况空前吸引10万游客
- • 凤翔空港新城获批省级临空经济区,保税物流中心年内封关:区域发展再掀高潮
- • 社区医生发明“方言健康快板”,助力留守老人听懂医学知识
- • 凤翔泥塑非遗工坊孵化农民艺术家,年销售额破亿元,传统工艺绽放新光彩
- • 欧盟地理标志产品新增西凤酒,出口价格提升40%:中国白酒再掀国际市场热潮
- • 宝鸡猕猴桃种植迈向绿色未来,零农药出口量同比增长150%
- • 北郭村“臊子面大赛”:创新机器人臂膀挑战手工擀面,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 • 陇县和氏乳业引领羊乳清蛋白产业,全球首条生产线建成打破进口依赖
- • 擀面皮全自动生产线投用,日产能提升至50万份,引领面食行业智能化新潮流
- • 五丈原智慧农田建成,无人机植保覆盖率超90%,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 • “麟游血条面:非遗美食变身网红,直播带货一日销售额破百万”
- • 宝鸡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收益破亿,3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眉县猕猴桃碳标签首发,每公斤减碳量精准可追溯,绿色农业迈向新里程
- • 话剧《面皮》国家大剧院连演十场,西府美食文化IP全球出圈,演绎中国味道的独特魅力
- • 扶风县教育云平台上线,城乡学生共享名校直播课堂,教育公平迈出坚实一步
- • 陈仓皮影戏牵手动漫IP,《封神演义》获国际动画金奖,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的完美融合
- • 西府十三花宴席荣登APEC峰会菜单,国际政要竞相打卡成为美食新地标
- • 金台区跨境电商产业园盛大开园,首单中亚班列猕猴桃深加工品启程
- • 千湖湿地渔猎文化节盛大开幕,千年“渔鼓道情”引万人跟拍,传承文化魅力
- • 秦腔《张载传》摘得文华大奖,关学精神首登国家级艺术舞台
- • 农村饮水安全巩固工程竣工,10万群众告别“苦咸水”,迈向美好生活
- • “法治小院”村村覆盖,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高达97%,构建和谐乡村新局面
- • “共享食堂”:温暖留守老人,每餐仅需3元,爱心传递社会角落
- • 陈仓区首推“乡村教育振兴券”,20所偏远学校设施升级进入千万级时代
- • 渭滨区AI编程教育全覆盖,开启少儿编程新时代
- • 金陵古渡遗址宋代沉船发现,水下考古博物馆即将建成
- • 新农人直播学院助力乡村振兴:培育5000名带货达人,农产品网销额突破30亿
- • 无人机助力,偏远山村实现“当日达”:乡村快递全覆盖新篇章
- • 太白县荣膺“中国天然氧吧”美誉,高山蔬菜溢价率突破50%
- • 凤翔木版年画数字藏品上线,非遗IP变现超千万元,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陈仓古庙会创新引入数字门票,区块链技术助力非遗传承收益保障
- • 法门寺景区联建扶贫商铺,助力100户脱贫家庭年增收入3万元
- • 秦公大墓车马坑开放,再现秦襄公东迁史诗级仪仗阵容
- • 西府刺绣专业再创辉煌:入选国家特色专业,毕业生月均收入破万
- • 陈仓区非遗社火进乡村,30支农民表演队年创收500万元,乡村振兴新动能!
- • 通村公路助力山区发展,物流成本降幅显著
- • 金河镇光伏扶贫二期并网,年分红助力2000户脱贫家庭迈向幸福生活
- • 青化镇火龙果花夜祭:果农秉灯祈福丰收,创新民俗文化新篇章
- • 西凤酒扩建项目成功落地,2025年基酒产能将突破15万吨
- • 岐山臊子面技艺传承有新招:万名中小学生学做非遗美食
- • 秦雍城遗址考古研学基地开放,历史考古成中学生必修实践课,传承千年文化新篇章
- • 羌族文化传承学校揭牌仪式圆满举行,中小学特色艺术班助力羌绣、羌笛艺术发扬光大
- • 屋顶光伏“整村推进”计划启动,农户年享电费分红5000元,绿色能源助力乡村振兴
- • 宝鸡试点“社区养老驿站”,老人可享24小时智能监护
- • 秦公一号大墓遗址公园开放,先秦祭祀仪式全息还原,重现千年古韵
- • 陈仓光伏农业产业园荣获国家级示范,棚顶发电量突破10万度/月
- • 凤翔秸秆变废为宝,生物基材料出口德国助力绿色发展
- • “高山冷凉蔬菜直供西安连锁超市,亩均收益破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扶风县创新举措,乡村数字博物馆VR还原周原遗址农耕场景
- • 野河山生态移民搬迁圆满完成,200户村民喜迁新型社区
- • 秦公大墓车马坑开放:再现秦襄公东迁史诗级仪仗阵容
- • 渭滨区AI智慧校园全覆盖,中小学课堂焕新颜
- • 慈善寺石窟光影艺术展:3D mapping技术重塑佛像千年沧桑
- • 渭河诗词长廊灯光秀首演,全息投影再现李白《蜀道难》千古意境
- • 凤翔泥塑非遗传承人匠心独运,创作“班固著史”系列作品荣登国家外事礼品名录
- • 光明护眼工程全面启动,教室护眼灯改造率100%,呵护学生视力健康
- • 千阳荞面饸饹荣登G20峰会餐桌,中国高山杂粮赢得多国政要赞誉
- • 关山草原荣膺“中国最美高山草甸”,自驾露营订单火爆来袭
- • 和氏乳业羊奶粉生产线扩建,年产能跃居西北第一,助力羊奶产业升级
- • 通村公路建设助力山区发展,物流成本大幅降低
- • 《经典咏流传》助力西府民歌绽放,全网播放量突破2亿次!
- • 林麝养殖保险全覆盖,助力农户稳定增收
- • 红河谷瀑布音乐节盛大启幕:原生民谣与电子音乐跨界融合,奏响夏日狂欢序曲
- • “共享农业工程师”平台上线,助力农业发展,专家在线破解种植难题超万次
- • 凤翔泥塑非遗工坊孵化乡村手艺人,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章
- • 凤翔豆花泡馍 *** 技艺申遗成功,早餐经济助力千人就业新篇章
- • 宝鸡市数字农服集团成立,年托管农田突破百万亩,助力乡村振兴
- • 蔡家坡镇扶贫产业园助力小微企业蓬勃发展,创造就业岗位2000余个
- • 联盟大桥与辣子火锅:打造现象级文旅CP,单日游客接待量再创新高
- • 西府美食进景区,特色小吃助力旅游收入增长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