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儿童教育服务再升级:送教上门,年度送课超10万节
在我国,残疾儿童的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让这些特殊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我国教育部门不断优化政策,提升服务水平。近年来,一项名为“送教上门”的服务模式在残疾儿童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年度送课量更是突破了10万节,为残疾儿童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送教上门”服务是指教育部门组织专业教师,深入残疾儿童家庭,为无法到校就读的儿童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教育服务。这种服务模式旨在解决残疾儿童教育中存在的地域、家庭、身体等多方面问题,确保他们能够接受到与同龄人同等的教育。
自“送教上门”服务实施以来,我国各地教育部门高度重视,积极推进。在政策支持、师资培训、课程设置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今,这项服务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在政策层面,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确保“送教上门”服务顺利开展。例如,加大对残疾儿童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师待遇,加强师资培训等。这些措施为“送教上门”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其次,在师资培训方面,各地教育部门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通过培训,教师们掌握了针对残疾儿童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能够更好地满足他们的教育需求。
再次,在课程设置上,教育部门充分考虑残疾儿童的身心特点,精心设计了适合他们的课程。这些课程既包括文化课,如语文、数学、英语等,也包括艺术、体育、生活技能等课程,旨在全面提升残疾儿童的综合素质。
据统计,目前我国“送教上门”服务已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年度送课量超过10万节。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广大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教师们克服种种困难,深入残疾儿童家庭,耐心辅导;家长们积极配合,为孩子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送教上门”服务不仅让残疾儿童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还为他们打开了通往知识的大门,让他们在关爱中茁壮成长。然而,我们也应看到,这项服务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部分地区的师资力量不足,课程设置有待完善等。
未来,我国将继续加大对残疾儿童教育的投入,不断完善“送教上门”服务。一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残疾儿童教育事业;另一方面,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让残疾儿童在快乐中学习,在关爱中成长。
总之,“送教上门”服务全覆盖,年度送课超10万节,是我国残疾儿童教育事业的一大进步。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残疾儿童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 • 大窑饮品智能工厂投产:西部最大碳酸饮料生产基地迎来满产新篇章
- • 陈仓区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突破万亩大关,"一田双收"效益翻倍助力乡村振兴
- • 眉县太白山采药节盛大启幕,药农传承千年草药辨识技艺
- • 东站物流枢纽助力外贸发展,年发运中欧班列突破200列,进出口额破百亿大关
- • 千湖湿地观鸟秘境揭秘:世界濒危鸟类朱鹮常驻点首次公开标注
- • 西部物流园扶贫专列开通,山区土特产直供沿海市场,助力乡村振兴
- • 陇县奶山羊“托管代养”模式助力农民增收,年分红6000元保底惠及千户家庭
- • 金河镇光伏扶贫电站并网发电,年收益200万元助力全部脱贫村脱贫致富
- • 陈仓科技新城签约3家独角兽企业,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加速成形
- • 宝鸡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全国推广,综合利用率达97%,引领绿色农业发展新潮流
- • 吉利银河L7单月订单破万,新能源汽车产能跻身全国十强,吉利汽车再创辉煌
- • 宝鸡教育元宇宙实验室揭牌,开启VR沉浸式教学模式新篇章
- • 探寻盛唐遗风——麟游“唐井取水礼”复原之旅
- • 《法门寺“大唐地宫探秘”VR体验上线,带你穿越时空触摸佛指舍利》
- • 渭河生态科创走廊启动,30家上市公司区域总部集中签约,共筑绿色创新发展新篇章
- • 陇县羊乳小镇盛大开园,打造研学旅游新地标年接待游客50万
- • “一村一湿地”模式助力农村污水治理,黑臭水体清零成效显著
- • 常兴纺织产业园智能织机占比达80%,万锭纱线用工成本降六成,开启纺织行业智能化新篇章
- • 陈仓泥叫叫:非遗手艺传承之路,征服国际藏家
- • 渭滨区新建10个社区食堂,60岁以上老人享三餐半价优惠,温暖民生福祉
- • 全球钛材采购大会订单总额破120亿,吸引50国客商参会,钛材产业迎来新机遇
- • 《大周天子》实景演艺项目落户宝鸡,再现周王朝辉煌史诗
- • 法门寺佛文化研究院创新举措,开启青少年禅修营,引领全省传统文化教育新风尚
- • 羌族文化传承学校揭牌仪式圆满举行,中小学特色艺术班助力羌绣、羌笛艺术发扬光大
- • 核桃深加工生产线投产,年产值破亿助力乡村振兴
- • “西府刺绣焕新篇章:“云上绣娘”计划启动,千名妇女线上接单增收”
- • 陈仓区夜间经济示范带盛大启动,啤酒节狂欢助力消费突破亿元大关
- • 慈善寺石窟夜游开放:灯光映射下探秘隋唐佛教艺术瑰宝
- • 常兴镇纺织技工学校与雅戈尔集团签约,开启订单式人才培养新篇章
- • 周原镇扶贫菌菇大棚扩产,年产鲜菇万吨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就业800人
- • 五丈原智慧农田建设成果显著,无人机植保技术助力农业现代化
- • 宝鸡至汉中高铁获批,秦巴山区迈入“2小时经济圈”:区域发展新篇章
- • 宝鸡多小区自来水发黄引关注 水务部门回应系水源切换所致
- • “苹果主题农民画展盛大开幕,乡土艺术描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 • 扶风县“零工驿站”正式启用,日均提供300个灵活就业岗位助力乡村振兴
- • 宝鸡马拉松再创佳绩,青铜奖牌闪耀赛事,完赛者免费畅游十大景区
- • 太白高山蔬菜直供粤港澳大湾区,冷链专列年发货量超50万吨,助力健康生活新风尚
- • 千阳矮砧苹果获欧盟认证,出口单价提升30%,助力乡村振兴
- • 千阳苹果碳标签认证首发,每公斤减碳0.8kg,获国际采购商青睐
- • 凤翔泥塑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50所中小学开启传统工艺选修课新篇章
- • 金台区近郊“共享菜园”走红,市民认领土地助力农民增收
- • 全市中小学教室空调全覆盖,清凉工程投入超亿元,助力学子安心学习
- • 千年梵音,扶风法门寺佛乐在国家大剧院奏响,引万人共赴心灵之旅
- • 陈仓老街秦腔快闪火爆出圈,年轻演员摇滚改编经典唱段,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 • 宝鸡金台观景区焕新亮相,道教文化与现代旅游深度融合
- • 扶风社火地台子绝活再现,高空杂技引万人喝彩
- • 汤峪温泉唐风沐浴文化展:复原华清池贵妃入浴,再现盛唐风华
- • 陇县奶山羊区块链溯源系统正式上线,一扫耳标即可追溯“从牧场到货架”全链路
- • 蔡家坡渭河运动公园盛大开放,皮划艇+骑行道打造运动爱好者天堂
- • 西府老街美食文化节盛况空前,单日客流突破10万,消费额达亿元
- • 《宝鸡民间故事AR绘本发布,扫码开启周秦传说沉浸式体验之旅》
- • “扶贫土豆”直供高校食堂,订单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 • 西秦刺绣非遗工坊携手时装品牌,传统纹样闪耀纽约时装周
- • 陈仓皮影戏牵手动漫IP,《封神演义》获国际动画金奖,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 • 宝鸡食用菌工厂化率西北之一,日产500吨鲜菇供应全国商超
- • 中国石油机械深海钻机出口巴西,创单笔订单5亿美元新纪录
- • 眉县“扶志扶智”夜校开课,助力千名脱贫群众学技术拓视野
- • 宝鸡中职学校与钛企联办“订单班”,定向输送技能人才3000人,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麟游林下经济产值突破10亿大关,仿野生中药材获GAP认证引领产业升级
- • 更低调的万亿城市,藏了太多秘密
- • 金台区试点教师弹性上下班制,课后服务满意度达98%以上,教育改革成效显著
- • 八渡镇林麝养殖规模突破万头,麝香产量占据全国市场三成
- • 宝鸡凤香型白酒产业集群崛起,西凤酒品牌价值突破2000亿:中国白酒产业的璀璨明珠
- • “院士田间工作站”落户眉县,助力猕猴桃保鲜技术突破
- • 双石铺镇古羌婚俗体验馆盛大开馆,游客可扮新人跨火盆感受羌族风情
- • “投资8亿,关学文化园动工:1:1复原横渠书院讲学场景,传承千年文化精髓”
- • 陈仓醋粉荣登高铁菜单,传统小吃迈向全国市场
- • 陈仓区何载扶贫精神纪念馆荣膺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
- • 眉县猕猴桃碳标签首发,每公斤减碳量精准可追溯,绿色农业新篇章开启
- • 宝鸡文理学院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实现历史性突破
- • 教育扶贫资助金助力脱贫攻坚,累计发放4.2亿元,辍学动态清零成效显著
- • 麟游山歌对唱大赛火热开赛,方言唱词记录农耕生活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