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仓区非遗社火进乡村,30支农民表演队年创收500万元,乡村振兴新动能!

宝鸡新闻网 阅读:12 2025-07-29 00:43:38 评论:0

近年来,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各地纷纷探索出了一条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在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非遗社火进乡村活动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陈仓区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其中社火更是独具特色。社火起源于民间,是集舞蹈、音乐、戏剧、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为了让这一传统艺术得到传承与发展,陈仓区将非遗社火引入乡村,让农民在参与表演的过程中,既能弘扬传统文化,又能增加收入。

据了解,陈仓区共有30支农民表演队,这些表演队由当地的村民组成,他们利用农闲时间进行排练,将社火表演得淋漓尽致。这些表演队不仅在当地演出,还走出陈仓,参加省内外各类演出活动,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非遗社火进乡村活动不仅让农民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让他们找到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途径。据统计,30支农民表演队每年可创收500万元,人均年收入可达2万元以上。这一成绩,不仅让农民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了更好地推动非遗社火进乡村活动,陈仓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加大对非遗社火的保护和传承力度,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提高农民的表演技艺。其次,加强与省内外演出市场的联系,为农民表演队提供更多演出机会。此外,陈仓区还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为农民表演队提供资金、场地等保障。

非遗社火进乡村活动不仅让农民们增加了收入,还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许多游客慕名而来,欣赏社火表演,品尝当地美食,感受乡村风情。这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陈仓区非遗社火进乡村活动为农民们提供了一条致富之路,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陈仓区的乡村振兴之路将越走越宽广,农民们的日子将越过越红火。

总之,陈仓区非遗社火进乡村活动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通过挖掘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农民在参与表演的过程中实现增收致富,不仅弘扬了传统文化,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能。我们期待更多的地方能够借鉴这一成功经验,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

宝鸡热点要闻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宝鸡新闻网立足宝鸡文旅资源,聚合新闻、分类信息与生活服务,打造集历史文化展示、求职招聘、旅游导航于一体的综合性数字平台,让用户“一网触达城市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