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园投产,年消化50万吨秸秆变废为宝
近日,位于我国陕西省凤翔县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园正式投产,标志着该地区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该产业园的建成和投产,预计年消化秸秆50万吨,不仅有效解决了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还为当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秸秆,作为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弃物,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农民和相关部门。过去,秸秆焚烧现象严重,不仅污染了大气环境,还引发了火灾等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地政府积极探索秸秆的综合利用途径。凤翔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园的投产,正是这一探索的成果。
该产业园占地约1000亩,总投资约5亿元,由凤翔县政府与多家企业共同投资建设。产业园以秸秆为原料,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将秸秆转化为生物质颗粒、生物质纤维、生物质板材等产品,实现了秸秆的变废为宝。
据了解,凤翔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园的年处理能力达到50万吨秸秆,相当于每年可处理凤翔县及周边地区约10万亩农田产生的秸秆。这些秸秆在产业园内经过加工处理后,将转化为生物质颗粒、生物质纤维、生物质板材等高附加值产品,广泛应用于供热、发电、建材、家具等领域。
产业园的投产,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还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秸秆综合利用,有助于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此外,产业园的建成和投产,还有助于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秸秆焚烧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园的投产,将有效减少秸秆焚烧现象,降低大气污染。同时,产业园在秸秆加工过程中,采用封闭式生产,确保了生产过程中的环保要求,进一步降低了环境污染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凤翔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园在建设过程中,注重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产业园引进了一批国内外先进的秸秆处理技术,并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为产业园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之,凤翔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园的投产,是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实践。在今后的发展中,该产业园将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为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 • 张载祠关学讲堂开讲,中小学生共赏《西铭》活字印刷之美
- • 眉县猕猴桃采摘机器人量产,单机日采摘量相当于30名工人,助力农业现代化
- • 农村垃圾智能分类系统投用,助力乡村环境全面升级
- • 周原文化进校园,青铜器主题课程助力全区中小学文化传承
- • 百名学生重温“燕伋望鲁台”尊师礼,再现“抛箸寻师”典故
- • 岐山臊子面制作标准全球发布,民俗美食迈向产业化新篇章
- • 扶风野河山槐花节盛大开幕:万亩槐林徒步+蜂蜜采摘一日游攻略
- • 秦岭北麓保护区扩容,野生大熊猫种群增至12只,生态保护成效显著
- • 凤县“高山晒秋”摄影大赛惊艳上演,万亩辣椒拼出“中国地图”
- • 紫荆山红叶节摄影大赛盛大启幕,万元奖金等你来拿,共赏“秦岭秋色”壮美风光
- • 宝鸡成立西部首个涉外法律服务中心,助力120国合规咨询业务拓展
- • 智慧社区助力独居老人安全,150个小区全面启用安全监测系统
- • 青化镇猕猴桃丰收祭:果农舞火龙感恩天地
- • 宝鸡农业无人机保有量突破千台,统防统治覆盖率达90%,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空心挂面工坊产值破亿,助力留守妇女就业3000人
- • 千阳苹果碳标签认证首发,每公斤减碳0.8kg,赢得国际采购商青睐
- • 电商扶贫中心启用,花椒、蜂蜜线上日销破200万元,助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 • 陈仓花椒产业园获国际认证,椒农年均收入再创新高突破3万元
- • 渭河百里画廊融入张载关学语录,哲学步道成为网红打卡点
- • 七星河国家湿地:揭秘黑鹳、白鹭等珍禽的更佳观测点
- • 南寨镇血条面文化节:百口铜锅再现行军饮食传统
- • 乡村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200村共谋“手艺致富”新篇章
- • 九龙山景区直通车开通,山区群众进城就医时间缩短,便民举措暖人心
- • 田家庄镇秦腔自乐班驻村演出,农民演员唱响西府腔,传承民间艺术新风采
- • 宝鸡农民李达创新种植技术 带领村民走上致富新道路
- • 宝鸡市涉外法律服务中心正式挂牌,为120国企业提供合规咨询服务
- • “转鼓非遗工坊创新推出“鼓乐疗愈课”:传统节奏与现代心理治疗完美融合”
- • 金台区乡村旅游示范村崛起,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助力农民增收
- • 法正墓出土三国兵书竹简:颠覆传统三国军事研究框架
- • “一带一路”旱作农业技术培训开班,中亚10国学员共聚一堂,共话农业发展新篇章
- • 气候投融资试点落地,零碳产业园引资超300亿,绿色经济蓬勃发展
- • “法治小院”村村覆盖,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高达97%,构建和谐乡村新格局
- • 陈仓区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突破万亩大关,"一田双收"效益翻倍助力乡村振兴
- • 太白山歌数据库建成:3D声景技术助力古调原生态再现
- • 眉县猕猴桃创新溯源技术,区块链助力“每一颗的成长日记”
- • 宝鸡易地搬迁安置点建成56个,6.5万群众喜迁新家园,开启幸福新生活
- • 凤翔泥塑非遗传承人匠心独运,“班固著史”系列作品荣登国家外事礼品名录
- • 千阳荞面饸饹惊艳亮相G20峰会,中国美食赢得多国政要赞誉
- • 法门寺景区联建扶贫商铺,助力100户脱贫家庭年增租金收入3万元
- • 眉县七夕乞巧非遗展演:绣娘赛技,古风女红再现人间
- • 凤县羌族文化园开园: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盛宴
- • “老年幸福院+日间照料”模式:破解空巢养老难题的创新探索
- • 电商产业园助力农产品销售,年助销5亿元,3000农户共享“数字快车”红利
- • 千阳苹果园碳汇交易上线,每亩果园年赚碳汇收益500元,绿色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 • 千湖湿地自然学校开课,生态监测成中学生必修实践项目,助力青少年环保意识提升
- • 凤翔高粱酒窖开放体验:古法酿造与个性化酒标定制,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 • 宝鸡凤县废弃矿洞变身“光伏电站”,年发电量达2亿千瓦时,绿色能源助力乡村振兴
- • 野河山生态搬迁户转产旅游,民宿年均收入破8万元,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千湖湿地渔娘织网大赛:古老技艺焕发新生,年轻学徒传承匠心
- • 凤翔豆花泡馍与瑞幸咖啡强强联手,打造“西府早餐套餐”引领新食尚
- • 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投用,就业与康复服务一体化助力乡村振兴
- • 县城智慧停车系统上线,实时查询空闲车位,让出行更便捷
- • 眉县猕猴桃区块链溯源上线,欧盟订单量同比增长200%,引领农业品牌新潮流
- • 千阳苹果园碳汇交易上线,每亩果园年赚碳汇收益500元,绿色经济新亮点
- • 关山草原那达慕大会:传承蒙古族文化,赛马射箭展民族风采
- • 陇州社火助力扶贫,非遗演出队年创收300万元,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
- • 陈仓皮影戏携手动画电影《哪吒》破10亿票房,非遗文化再掀热潮
- • 宝鸡非遗版权区块链平台上线,300项技艺实现数字确权,传承与创新共舞
- • 农村电商产业园助力乡村振兴:孵化50家网店,黄桃罐头线上日销万单
- • 陈仓老街民国风沉浸剧本杀:游客化身商帮重走茶马古道,体验别样历史文化之旅
- • 眉县猕猴桃:有机认证面积超30万亩,欧盟标准基地直供出口,引领绿色农业新潮流
- • 关山草原马术学院揭牌,初中开设马背体育特色课程,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 • “社火道具创意设计展盛大开幕,机械舞狮机器人挑战高难度动作引瞩目”
- • 陇县古法核桃油惊艳进博会,千万订单助力“黄金油”产业崛起
- • 蔡家坡教育城二期投入使用,助力汽车产业工人子女教育发展
- • 渭滨区建成万核级数字智算产业园,助力西北产业转型升级
- • 凤翔泥塑非遗产业园引资5亿,非遗IP授权交易额破亿元,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章
- • 蔡家坡教育城投用,全新K12一体化学校盛大开学,容纳1.2万名学生共筑教育梦
- • 钛合金3D打印技术突破国际专利壁垒,成功进入空客供应链体系
- • 页岭百里花廊自驾峰会启幕,越野车队穿越连翘花海,共赴春日盛宴
- • 布尔羊肉深加工厂投产,助力养殖户增收1500万元,共筑乡村振兴梦
- • 通村公路建设助力山区发展,物流成本降幅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