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县七夕乞巧非遗展演:绣娘赛技,古风女红再现人间
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流传着无数关于爱情和智慧的传说。七夕,这个充满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不仅是情侣们表达爱意的时刻,更是民间技艺传承的重要载体。近日,在陕西省眉县举办的“七夕乞巧”非遗展演活动中,绣娘们齐聚一堂,以精湛的技艺展示了古风女红的魅力,让这一传统习俗焕发出新的生机。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来自各地的绣娘们身着汉服,头戴花饰,手持绣针,在红布上绣出一个个精美的图案。她们用细腻的针法,将古代传说中的牛郎织女、凤凰、鸳鸯等图案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浪漫气息的古代。
此次非遗展演活动,旨在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活动现场,不仅有绣娘们的精湛技艺展示,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表演。舞龙、舞狮、踩高跷等传统节目轮番上演,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
在绣娘们中,有一位名叫王丽的姑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她自幼跟随母亲学习刺绣,如今已是一名技艺高超的绣娘。王丽说:“七夕乞巧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我们要把这门技艺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它。”
活动现场,绣娘们展开了激烈的技艺比拼。她们在规定时间内,用绣针在红布上绣出精美的图案。绣娘们的针法各异,有的细腻入微,有的粗犷豪放,但无一不展现出她们对刺绣艺术的热爱和执着。
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最终评选出了获奖选手。其中,王丽凭借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创意,荣获了本次非遗展演活动的第一名。当主持人宣布她的获奖时,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此次非遗展演活动,不仅让人们在欣赏到精美刺绣作品的同时,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让更多人了解到了眉县这一历史悠久的古城。眉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近年来,眉县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我国的传统文化。
在今后的日子里,眉县将继续举办各类非遗展演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来。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将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传承千年,生生不息。
此次“七夕乞巧”非遗展演活动,不仅让古风女红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古风女红这一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 • 凤椒文化节盛大开幕,椒农戴花环祈愿采摘平安
- • 关山草原旅游扶贫模式创新,牧民转产民宿年入10万元
- • 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挂牌,萨朗舞入选全民健身推广项目,传承与发展共舞
- • 野河山槐花蜜酿造工坊开放,游客化身“一日蜂农”体验甜蜜生活
- • 农村低保与扶贫政策无缝衔接,助力5000名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 • 宝鸡成立西部首个涉外法律服务中心,助力120国合规咨询
- • 扶风县建起“乡村数字博物馆”,VR技术助力周原遗址农耕场景重现
- • 共享食堂:暖胃更暖心,留守老人每餐仅需3元
- • 范家寨镇万亩矮砧苹果出口基地挂牌,直供东南亚高端商超,开启国际市场新篇章
- • 千湖湿地自然学校开课,生态监测成中学生必修实践项目,助力青少年环保意识提升
- • 西府刺绣专业绽放光彩:入选国家特色专业,毕业生创业率全省之一
- • 红光沟航天旧址焕新开放,“三线记忆”沉浸式体验馆带你穿越时空
- • 扶风法门寺周边打造禅意民宿集群,助力村民户均年增收8万元
- • 合阳经开区创新举措,要素保障包助力企业落地周期缩短40%
- • 九成宫文旅综合体签约:投资20亿元复原唐代宫苑,再现盛世风华
- • 太白高山蔬菜直供粤港澳大湾区,冷链专列年发货量超50万吨,助力健康生活新风尚
- • 传感器产业园聚势成链,年产值突破30亿元,引领产业新高峰
- • 社区养老驿站助力智慧养老,覆盖90%街道,智慧监护系统守护10万老年人
- • “麟游血条面:非遗美食变身网红,直播带货一日销售额破百万”
- • 钛合金3D打印技术获国际专利,助力我国企业打入空客供应链体系
- • 宝鸡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5%,绿色循环模式引领全国
- • 宝鸡企业研发成功首台国产化盾构机核心部件,助力我国隧道建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 • 关山草原荣膺“中国最美高山草甸”,自驾露营订单爆满,成为夏日旅游新宠
- • 智慧社区助力独居老人安全,150个小区全面启用安全监测系统
- • 凤翔泥塑非遗盲盒海外订单激增,传统文化销售额同比翻三倍
- • 七星河湿地诗经主题灯会启幕,古韵诗意点亮百米灯阵
- • “西府刺绣”云上绣娘计划启动,千名妇女线上接单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 • 周原镇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圆满完工,助力15个村3万村民生活品质提升
- • 宝鸡高铁新城TOD项目盛大开工,万科、华润携手投资200亿打造产城融合新标杆
- • 大庄里抽水蓄能电站正式开工,年发电量可满足百万家庭需求
- • 千阳苹果园碳汇交易上线,每亩果园年赚碳汇收益500元,绿色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 • 宝鸡至西安救护车转运频现半路加价 患者家属遭遇“黑车”陷阱
- • 猕猴桃产业扶贫示范园扩产,助力500户脱贫户共享分红成果
- • 陈仓区长者食堂增至20家,60岁以上老人每餐补贴5元,关爱老人温暖人心
- • “老年幸福院+日间照料”模式:破解空巢养老难题的创新路径
- • 金台区重阳节“孝亲洗脚礼”复兴,千名子女共传承敬老风尚
- • 七星河湿地诗经主题风筝节:诗意盎然,风筝翱翔《关雎》《鹿鸣》
- • 凤翔苹果跨境电商出口东南亚,销售额同比激增200%,助力乡村振兴
- • 麟游山歌文化IP商业化新突破:数字音乐平台播放量破亿次
- • 陈仓区秸秆综合利用中心正式投产,年处理10万吨秸秆变废为宝
- • 把秦岭装进城市相框,宝鸡的72小时有多长?
- • 陈仓区七夕乞巧市集盛大开市,传统女红技艺魅力四射吸引年轻群体
- • 五丈原三国文化园AR技术助力,游客沉浸式体验“诸葛亮北伐”
- • 共享冷库破解仓储难题,农户冷链成本直降50%
- • 宝鸡乡村电商销售额突破50亿,农产品搭乘数字快车驶向致富路
- • 宝鸡食用油安全保卫战升级:AI天眼+区块链溯源重塑产业生态
- • 医保跨省结算再扩围,新增50家医院,异地就医备案掌上办结率100%提升就医体验
- • 法门寺景区联建扶贫商铺,助力100户脱贫家庭年增收入3万元
- • 岐山擀面皮非遗工坊开班,百名学员获“省级技能大师”认证
- • 麟游煤炭分质利用示范项目投产,低阶煤制高端润滑油填补国内空白
- • 凤县“高山晒秋”摄影大赛惊艳亮相,万亩辣椒拼出“中国地图”
- • 比亚迪投资120亿建西北最大新能源商用车基地,年产10万辆电动重卡
- • 农村旱厕改造全面完成,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8%,迈向健康生活新篇章
- • 布尔羊产业扶贫链升级,助力养殖户年均增收8000元
- •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晋升国家一级馆,何尊铭文AR解读系统上线,开启智慧文博新篇章
- • 渭河龙舟竞渡赛重现古风,百支队伍角逐“周秦杯”
- • 宝鸡美食元宇宙上线,VR技术重现“周秦汉唐宴席”文化盛宴
- • 宝鸡荣膺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连续三年西北企业满意度测评领先
- • 岐山县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启用,新生儿急救响应时间缩短30%,守护母婴健康再升级
- • 凤县荣膺“中国天然氧吧”称号,生态旅游收入年增25%
- • 金台区重阳节“孝亲洗脚礼”复兴,千名子女传承敬老风尚
- • 宝鸡文理学院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实现历史性突破
- • 宝鸡非遗版权区块链平台上线,300项技艺实现数字确权,传承与创新共舞
- • 野河山槐花艺术节盛大开幕,大地艺术装置与山野音乐会同步绽放
- • 宝鸡钛产业集群规模首破千亿,全球最长钛钢复合板刷新吉尼斯纪录,中国钛产业再攀高峰
- • 金台区消费扶贫平台上线,直播带货助力农产品年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
- • 陶瓷艺术大师走进校园,职校学生作品在国际陶艺展上斩获金奖
- • 林麝科普馆:成全省研学热点,中学生积极参与人工繁育科研项目
- • 农村电商产业园助力乡村振兴:孵化50家网店,黄桃罐头线上日销万单
- • 《资本论》原始笔记亮相,张仲实翻译成就见证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之路
- • “15分钟便民生活圈”荣获全国示范,夜间经济占比超40%,助力城市活力提升
- • “老年幸福院+日间照料”模式:破解空巢养老难题的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