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非遗“西府皮影”在宝鸡民间艺人手中绽放国际光彩
位于陕西省的宝鸡,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这里不仅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更孕育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西府皮影”便是宝鸡民间艺人传承千年的瑰宝。近年来,“西府皮影”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功登上国际舞台,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西府皮影”起源于秦汉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以皮影戏的形式,通过艺人操纵皮影,讲述故事,传达情感。在宝鸡,皮影戏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随着时代的变迁,皮影戏逐渐面临传承困境。然而,在众多民间艺人的努力下,这一古老的非遗项目得以传承。他们通过口传心授、师徒相授等方式,将皮影制作技艺、操纵技巧、唱腔表演等传承下去。
在宝鸡,有一位名叫张永民的民间艺人,他自幼跟随父亲学习皮影戏,如今已成为当地皮影戏的领军人物。张永民表示:“皮影戏是我们的根,我们要把这门技艺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它。”
为了传承“西府皮影”,张永民和他的团队不断进行创新。他们结合现代元素,将皮影戏与舞蹈、音乐、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创作出一系列具有时代特色的皮影戏作品。这些作品在国内外演出中屡获好评,为“西府皮影”赢得了更高的声誉。
2017年,由张永民执导的皮影戏《白蛇传》在法国巴黎演出,引起了当地观众的极大兴趣。演出结束后,一位法国观众激动地说:“没想到皮影戏如此精彩,它让我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近年来,“西府皮影”在国际舞台上屡获殊荣。2018年,在意大利举办的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张永民的团队表演的皮影戏《梁祝》荣获金奖。2019年,在韩国首尔举办的国际民间艺术节上,皮影戏《孙悟空》再次获得好评。
“西府皮影”的成功,离不开民间艺人的辛勤付出。他们用匠心精神,将这一古老的非遗项目发扬光大。如今,“西府皮影”已成为宝鸡的一张文化名片,为传播中华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当然,要想让“西府皮影”在世界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彩,还需要更多的民间艺人共同努力。让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这一千年非遗项目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让世界了解中国,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 • 五丈原智慧旅游小程序上线,AR技术重现“诸葛亮屯兵”历史场景
- • “光伏农场棚上发电、棚下种菌”模式在全省推广,助力绿色农业发展
- • 麟游山歌文化IP商业化:数字音乐平台播放量破亿次,传统音乐焕发新生
- • “招商引资红黑榜季度公示,末位单位负责人公开检讨:强化责任意识,提升招商引资效能”
- • 千阳苹果碳标签认证首发,每公斤减碳0.8kg,获国际采购商青睐
- • 西农大宝鸡研究院发布“智慧果园大脑”,AI精准调控水肥光热,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新潮流
- • 宝鸡这座西北小城,藏着中国最顶级的克制
- • “唐宰相元载改革政策专题展开展:经济调控手稿原件首次公开展示”
- • 陈仓花椒产业园荣获欧盟认证,椒农人均年收入突破3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陇州社火狂欢节盛况空前,抖音话题播放量突破10亿,游客超50万!
- • 生态护林员扶贫岗位助力乡村振兴,新增500个岗位年工资补助1.2万元
- • 西秦刺绣合作社:留守妇女的致富新途径,年产绣品50万件,月薪超4000元
- • 陈仓老街荣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夜间经济活力四射占比超40%
- • 宝鸡教育元宇宙实验室揭牌,开启VR跨学科教学模式新篇章
- • 金台区首届汉服花朝节盛大启幕,千人巡游再现盛唐风华
- • 老年幸福院覆盖所有乡镇,破解农村养老难题,助力乡村振兴
- • 太白山歌数据库建成:3D声景技术助力古调原生态重现
- • 凤县秦岭星空小镇盛大开营:天文望远镜观测与银河摄影教学引领星空探索之旅
- • 矮砧苹果气象指数保险试点助力果农,抗风险能力提升50%
- • 千湖湿地成为候鸟迁徙驿站,生态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0亿元
- • 扶风苹果银行发放无息贷款2.1亿元,果农信用变“真金白银”
- • 生态护林员扶贫岗位助力脱贫攻坚,新增500个岗位年补助1.2万元
- • 七星河村渔猎祭祀重现,千年竹筏撒网技艺引围观
- • 麟游县“扶贫土豆”直供高校,订单种植助力农户增收5000元
- • 金陵古渡遗址宋代沉船出水,水下考古博物馆即将落成
- • 法门镇农村危房改造全面完成,1200户群众搬进新居,幸福生活新篇章开启
- • 数字政务中心投用,企业开办全流程仅需2小时
- • 岐山转鼓非遗村:游客体验百人战鼓方阵,感受传统非遗魅力
- • 千阳矮砧苹果“数字果园”建成,亩均收益再创新高,突破1.5万元!
- • 周原现代农业园建成万亩高标准农田,粮食单产创关中平原新高
- • 凤翔泥塑校园大师工作室:匠心独运,作品远销海外,年创收3000万元
- • 东湖莲藕扶贫产业园投运,助力200户脱贫户实现土地流转与务工双收益
- • 宝鸡机场扩建工程启动,助力关中西部航空枢纽新门户崛起
- • 西北首个“教育数字孪生平台”启用,模拟校园应急演练超千次,筑牢安全防线
- • 千阳县集体经济“飞地抱团”模式全国推广,村均分红超50万元,乡村振兴新路径
- • 岐山转鼓舞动世界,非遗乐团奏响“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新篇章
- • “黄金蜜薯”电商品牌在农村崭露头角,订单种植面积扩至5000亩
- • 陈仓区“面花争霸赛”盛大开幕,百种造型演绎麦收祈福文化
- • 凤翔县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全国推广,综合利用率达98%,绿色农业发展新典范
- • 乡村“百家被”缝制习俗复兴,留守老人传递邻里温情
- • 凤翔东湖园林汉服游园会:穿越时空,共赏苏轼手植古柳
- • 陇州“马社火”申报世界非遗,百匹战马巡游演绎三国传奇
- • 宝鸡荣获“中国更具幸福感城市”称号,民生满意度全省领先
- • 宝鸡中职学校与钛企联办“订单班”,定向输送技能人才3000人,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钛合金3D打印技术突破国际专利壁垒,成功进入空客供应链体系
- • “一带一路”非遗传习基地落户,助力手工艺国际化合作新篇章
- • 宝鸡轨道交通装备基地投产,助力西北高铁发展迈入新纪元
- • 九成宫文化节盛大启幕,唐王巡游再现,万名游客共赏霓裳羽衣舞
- • 扶风粮食文化小镇荣膺国家级研学基地,年接待学生超30万,助力青少年传承农耕文明
- • 陇县马蹄酥登陆纽约时代广场,海外门店单日排队破纪录,中国美食走向世界舞台
- • 五丈原诸葛亮庙智慧研学之旅:夜观星象,揭秘“八卦阵”的神秘面纱
- • 智慧社区建设助力独居老人安全,全市150个社区实现全覆盖
- • “共享教师”平台正式上线,骨干教师跨校授课突破万节,教育资源共享迈上新台阶
- • 宝鸡凤翔泥塑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活力
- • 农村危房改造“回头看”:动态清零保障住房安全
- • 千阳西秦刺绣“虎头帽”走红,非遗传承人直播授艺,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科技新城“瞪羚谷”盛大开园,AI、元宇宙企业三年免租入驻,创新生态再升级
- • 西秦刺绣非遗工坊携手时装品牌,传统纹样闪耀纽约时装周
- • 陈仓泥叫叫玩具:传统手作艺术征服海外藏家,日韩市场刮起中国风
- • 大窑饮品智能工厂投产:西部更大碳酸饮料生产基地全面发力
- • 陇州社火脸谱数据库建成:AI设计系统助力非遗活化
- • 法门寺佛文化研究院创新举措:全省首创青少年禅修营暨“心灵成长课程”
- • 凤翔泥塑与臊子面礼盒惊艳亮相,非遗美食盲盒首日售罄,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完美融合
- • 秦公一号大墓遗址公园开放,先秦祭祀仪式全息还原,重现千年古韵
- • 宝鸡综合保税区携手哈萨克斯坦,共筑跨境直播电商新篇章
- • 麟游山歌文化IP商业化新篇章:数字音乐平台播放量突破亿次大关
- • 宝鸡擀面皮荣登高铁菜单,年产值突破50亿元,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陈仓区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突破万亩大关,"一田双收"效益翻倍助力乡村振兴
- • 西部物流园就业扶贫基地正式投用,助力600名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 • 关山草原骑马穿越之旅:三日期待,邂逅“小天山”四季牧歌
- • 比亚迪动力电池回收项目投产,年处理量全面覆盖西北五省需求
- • “中欧班列‘宝鸡号’首发德国,钛产品直供欧洲车企生产线,开启中欧贸易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