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粮食文化小镇荣膺国家级研学基地,年接待学生超30万,助力青少年传承农耕文明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研学旅行逐渐成为青少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位于陕西省扶风的粮食文化小镇荣获国家级研学基地称号,年接待学生超过30万人次,成为传承农耕文明、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
扶风粮食文化小镇位于陕西省扶风县,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小镇以粮食为主题,通过展示粮食生产、加工、消费等环节,让游客深入了解我国农耕文化的精髓。此次入选国家级研学基地,标志着小镇在传承和弘扬农耕文明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
粮食文化小镇占地面积约300亩,集农耕文化展示、体验、教育、休闲于一体。小镇内设有农耕文化博物馆、粮食加工体验区、农耕文化广场、农耕文化民宿等设施。在这里,学生们可以亲身参与农耕体验,感受劳动的乐趣,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
作为国家级研学基地,粮食文化小镇充分发挥了其在青少年教育中的作用。每年,小镇都会迎来大量的学生前来参观学习。据统计,年接待学生人数超过30万,成为我国研学旅行的重要目的地。
在粮食文化小镇,学生们可以参观农耕文化博物馆,了解我国农耕历史的变迁;在粮食加工体验区,学生们可以亲手操作粮食加工设备,体验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在农耕文化广场,学生们可以参与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活动,感受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外,粮食文化小镇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这里,学生们可以参加各种农耕实践活动,如播种、施肥、收割等,通过亲身实践,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粮食文化小镇的荣膺国家级研学基地,不仅是对小镇自身发展的肯定,更是对我国农耕文化传承的重视。在新时代背景下,传承和弘扬农耕文明显得尤为重要。粮食文化小镇的成立,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了解农耕文化、体验农耕生活的平台,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热爱农业、尊重劳动的良好品质。
未来,粮食文化小镇将继续秉承“传承农耕文明,弘扬传统文化”的理念,不断提升自身建设水平,为更多青少年提供优质的研学体验。同时,小镇还将加强与学校、教育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研学旅行事业的发展,为我国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总之,扶风粮食文化小镇入选国家级研学基地,年接待学生超30万,是我国农耕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成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粮食文化小镇将继续发挥其在青少年教育中的作用,为我国农耕文明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 融合教育试点校增至50所,特殊学生随班就读无障碍——我国教育改革迈向新里程
- • 宝鸡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全国推广,综合利用率达97%,引领绿色发展新潮流
- • “煤城少年科学营”盛大启动,千名学生共赴新能源科技竞赛之旅
- • 陈仓区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正式启用,心理辅导惠及5000人次
- • 穿越千年,体验“麟游唐井取水礼”:游客领略盛唐宫廷饮水习俗
- • 西府美食进景区,特色小吃助力旅游收入增40%:一场味蕾与旅游的完美邂逅
- • 凤县“零碳园区”光伏覆盖率超60%,年减排二氧化碳8万吨,绿色转型引领区域可持续发展
- • 法门镇农村危房改造全面完成,1200户群众搬进新居,幸福生活新篇章开启
- • 数字政务中心投用,企业开办全流程仅需2小时
- • 秦公一号大墓遗址公园开放,先秦祭祀仪式全息还原再现历史辉煌
- • 陈仓区长者食堂增至20家,60岁以上老人每餐补贴5元,关爱老人温暖人心
- • 岐山周原考古遗址公园荣登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见证中华文明瑰宝
- • “守护秦岭生态”:万名青少年携手参与物种监测行动,共筑绿色未来
- • 麟游县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幼儿园建设:助力800儿童破解入园难题
- • 东湖莲藕产业链升级,深加工产品出口东南亚,助力乡村振兴
- •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新展揭幕:穿越时空,揭秘西周礼乐文明
- • 陈仓老街秦腔快闪火爆出圈,年轻演员摇滚改编经典唱段,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 • 东湖社区医院夜间门诊新开,上班族就医难题迎刃而解
- • 全市智慧社区建设迈上新台阶,独居老人安全监测系统实现全覆盖
- • 大庄里抽水蓄能电站助力百万家庭用电需求,年发电量达2亿千瓦时
- • 麟游山歌文化IP商业化:数字音乐平台播放量破亿次,传统音乐焕发新生
- • 麟游布尔羊全产业链成型,养殖户年均增收突破万元
- • 凤翔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园投产,年消化50万吨秸秆变废为宝
- • 九龙山温泉度假区新玩法:悬崖泡池+玻璃栈道挑战胆量,体验极致休闲与 *** 并存的假期!
- •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晋升国家一级馆,何尊铭文AR互动系统上线,开启智慧文博新篇章
- • 联盟大桥与辣子火锅:打造现象级文旅CP,单日游客接待量再创新高
- • 宝鸡机场扩建工程启动,助力关中西部航空枢纽新门户崛起
- • “新能源科普进校园”活动启动,千名学生创意无限,共同设计风力发电模型
- • 新能源汽车消费补贴助力销量飙升,充电桩覆盖率领跑全省
- • 传承马援“马革裹尸”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扶风马援墓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 眉县猕猴桃区块链溯源上线,欧盟订单量同比增长200%,引领农业品牌新潮流
- • 秦腔《张载传》荣获文华奖,关学精神闪耀国家级艺术舞台
- • 千阳苹果艺术节盛大开幕,果雕大赛引百万网友云端共赏
- • 陈仓古庙会创新引入数字门票,区块链技术助力非遗文化传承与收益保障
- • 凤县职校黄金冶炼实训室启用,学生实操贵金属提纯技术,开启职业教育新篇章
- • 陈仓区“面花争霸赛”盛大开赛,百种造型展现麦收祈福文化
- • 岐山转鼓非遗村:游客体验百人战鼓方阵,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 • 宝鸡食用油安全保卫战升级:AI天眼+区块链溯源重塑产业生态
- • 陕汽重卡携手宁德时代,氢能重卡生态链项目签约企业突破50家
- • 陇县核桃油纳米萃取技术获专利,出油率显著提升25%
- • 猕猴桃深加工产业园扩产,冻干果片出口份额占全国35%,助力中国果业走向世界
- • 扶风法门寺佛诞日浴佛大典盛大举行,万名信众共祈平安
- • 职业教育“学分银行”试点启动,跨校跨专业学分互认助力人才培养新格局
- • “感知宝鸡”计划启动:30国留学生共赴青铜器文化研学之旅
- • 周公庙古庙会重启,万人祭礼再现周礼文化盛景
- • 凤翔泥塑产业焕发新生,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非遗+电商助力乡村振兴
- • 陇州社火助力扶贫,非遗演出队年创收300万元,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双丰收
- • 林麝产业扶贫车间投产,助力脱贫人口就业800人
- • 九成宫镇光伏农场并网,土地租金与发电分红助力百户增收
- • 金台区跨境电商产业园盛大开园,首单中亚班列猕猴桃深加工品成功发运
- • 六营泥塑村创新推出“生肖盲盒”,游客亲手绘制个性化泥偶体验传统文化魅力
- • 汤峪温泉唐风沐浴文化展:复原华清池贵妃入浴,再现盛世繁华
- • 民间艺人匠心独运,濒危剧种“千阳灯盏碗碗腔”重焕生机
- • 范家寨镇万亩矮砧苹果出口基地正式挂牌,直供东南亚高端商超
- • 宝鸡市粮食总产突破150万吨,连续八年获评“省级粮食安全先进市”
- • 凤县废弃矿洞华丽转身,光伏电站年发电2亿千瓦时助力10万农户
- • 擀面皮全自动生产线投用,日产能提升至50万份,引领面食行业智能化新潮流
- • 宝鸡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收益破亿,3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凤翔木版年画主题民宿:客房讲述《二十四孝》故事,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完美融合
- • 农村电网升级助力生活品质提升,3万村民共享用电无忧新篇章
- • 秦岭北麓10万亩保护区助力,野生大熊猫种群增至12只,生态保护成效显著
- • 《炎帝文化宣传片震撼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全球点击量突破10亿大关!》
- • 九成宫文旅综合体签约仪式盛大举行:投资20亿元复原唐代宫苑,打造文化旅游新地标
- • 凤翔区农村小学营养午餐升级,3万学生共享“中央厨房”统一配餐新篇章
- • 七星河湿地诗经主题风筝节:诗意盎然,风筝翱翔《关雎》《鹿鸣》
- • 五丈原三国文化园AR技术赋能,游客体验虚拟指挥“诸葛亮北伐”
- • 话剧《面皮》国家大剧院连演十场,西府美食文化IP全球出圈——一场跨越时空的美食盛宴
- • 凤翔泥塑非遗工坊孵化农民艺术家,年销售额破亿元,传统工艺绽放新光彩
- • 法门寺文化景区荣登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榜单
- • 金台区消费扶贫专馆盛大开馆,年销山区农特产超5000万元,助力千户脱贫致富
- • 贾村镇“皮影戏研学营”开营,青少年演绎《封神榜》经典,传承非遗文化新篇章
- • 千湖湿地:候鸟迁徙的绿色驿站,生态旅游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