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光伏+农业”双基地并网,棚顶发电、棚内种菇效益翻番,绿色转型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绿色能源和农业现代化的高度重视,岐山地区积极探索“光伏+农业”的双基地并网模式,实现了棚顶发电与棚内种菇的有机结合,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岐山位于陕西省中部,是一个农业大县。近年来,岐山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将光伏发电与农业种植相结合,打造了“光伏+农业”的双基地并网项目。该项目充分利用了农业大棚的闲置空间,实现了棚顶发电、棚内种菇的多元化发展。
在岐山,一座座农业大棚成为了光伏发电的“绿色屋顶”。这些光伏板不仅为农业大棚提供了遮阳、降温的效果,还实现了清洁能源的发电。据统计,岐山的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可发电约1000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30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000吨,为当地节能减排做出了积极贡献。
与此同时,在光伏板下,岐山农民开始了棚内种菇的新尝试。利用光伏发电产生的热量和湿度,农民在棚内种植了香菇、平菇等食用菌。这种模式不仅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还实现了经济效益的翻番。
据了解,岐山“光伏+农业”双基地并网项目,每亩土地的年产值可达1万元以上,是传统农业的数倍。此外,该项目还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途径。
岐山“光伏+农业”双基地并网项目的成功实施,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以下是该项目带来的几大亮点:
1. 提高土地利用率:光伏发电与农业种植相结合,实现了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2. 绿色环保:光伏发电是一种清洁能源,可以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3. 经济效益显著:光伏发电与农业种植相结合,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4. 带动就业:该项目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收入。
5. 产业升级:岐山“光伏+农业”双基地并网项目,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总之,岐山“光伏+农业”双基地并网项目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应继续加大绿色能源和农业现代化的投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