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材新增“宝鸡名人单元”,班昭、马援事迹纳入统编本,传承历史智慧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致力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最新的教育改革中,中小学教材新增了“宝鸡名人单元”,班昭、马援等历史名人的事迹被纳入统编本,旨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家乡的历史,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宝鸡,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底蕴。此次教材新增“宝鸡名人单元”,旨在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宝鸡的历史,感受家乡的文化魅力。班昭、马援作为宝鸡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他们的故事和精神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学子。
班昭,东汉时期著名女史学家、文学家,被誉为“女史之冠”。她所著的《女诫》一书,是我国古代女性教育的经典之作。在教材中,班昭的生平事迹被详细记载,旨在让学生了解这位杰出女性的智慧与才华。通过学习班昭的故事,学生们可以了解到古代女性的地位与价值,激发她们追求卓越、自强不息的精神。
马援,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被誉为“东汉之一名将”。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为保卫国家、维护民族尊严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教材中,马援的事迹被生动地展现出来,让学生们了解到这位民族英雄的英勇无畏、忠诚担当。通过学习马援的故事,学生们可以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统编本教材的更新,充分体现了我国教育部门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将班昭、马援等历史名人的事迹纳入教材,有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在“宝鸡名人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举办主题班会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受家乡的历史,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此外,教材中关于班昭、马援等历史名人的事迹,也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 ***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历史,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总之,中小学教材新增“宝鸡名人单元”,班昭、马援事迹纳入统编本,对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具有重要意义。让我们共同努力,让这些历史名人的智慧与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 • 西府美食进景区,特色小吃助力旅游收入增长40%
- • 扶风唢呐队惊艳亮相冬奥开幕式,黄土高坡之声响彻鸟巢
- • 张载祠关学讲堂开讲,中小学生共赏《西铭》活字印刷之美
- • 新能源汽车消费补贴助力销量飙升,充电桩覆盖率领跑全省
- • 野河山生态农场开园,认养农业模式引领千名市民体验“云种田”
- • 麟游县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幼儿园建设:助力800儿童破解入园难题
- • “一带一路”助力旱作农业技术输出,千阳模式惠及中亚十国
- • 金台区试点“区管校聘”改革,首批300名教师跨校流动激活教育资源
- • 农村特岗教师待遇提升,月均补贴增至2000元,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话剧《面皮》国家大剧院连演十场,西府美食文化IP全球出圈——一场跨越时空的美食盛宴
- • 岐山县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启用,新生儿急救响应时间缩短30%,守护母婴健康再升级
- • 秦雍城遗址考古研学基地开放,历史考古成中学生必修实践课,传承千年文化新篇章
- • 麟游布尔羊养殖技术融入职教课程,校企共建实训牧场助力农民增收
- • 太白药膳宴荣膺“中华地标美食”,助力养生旅游收入翻三倍
- • 农村饮水安全巩固工程竣工,10万群众告别“苦咸水”,迈向美好生活
- • 全球更大钒液流电池基地投产,储能装机量达500MW/2000MWh,助力我国能源转型
- • 凤县羌族文化园开园: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盛宴
- • 凤翔长青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助力我国减排二氧化碳23万吨
- • 渭河龙舟竞渡赛重现古风,百支队伍角逐“周秦杯”
- • 数字政务中心投用,企业开办全流程压缩至2小时,赋能营商环境再升级
- • 渭河读书节:百万师生共赴阅读盛宴,人均年阅读量突破35本
- • 陈仓区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深化,300名教师跨校竞岗激活教育资源新活力
- •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新展揭幕,揭开西周礼乐文明神秘面纱
- • 七星河湿地诗经主题灯会启幕,古韵今风共赏《关雎》《蒹葭》诗意灯阵
- • 千阳县集体经济“飞地抱团”模式全国推广,村均分红超50万元,乡村振兴新路径
- • 汤峪温泉唐风沐浴文化展:复原杨贵妃“海棠汤”入浴场景,感受千年古韵
- • 羌族特色民宿扶持计划正式启动,助力农户年均增收5万元
- • 京东亚洲一号宝鸡智能物流园正式投运,西北电商仓配时效提升50%
- • 宝鸡“名校+”工程助力教育均衡发展,城乡教育差距缩小至历史更低水平
- • 太白山冰雪季盛况空前,冰雪经济助力GDP增长1.2%
- • 《苏轼治水》实景剧东湖园林首演,水幕投影与威亚特效共绘视听盛宴
- • “千阳妇女剪花合作社”:剪纸艺术绽放国际舞台,作品远销20国
- • 比亚迪动力电池回收项目正式投产,年处理量覆盖西北五省废旧电池
- • 林麝产业扶贫车间投产,助力800脱贫人口就业新篇章
- • 张仲实翻译手稿数字化工程启动,马克思主义传播史展全国巡展助力思想传承
- • 凤翔泥塑非遗传承人匠心独运,“班固著史”系列作品荣登国家外事礼品名录
- • 野河山生态搬迁安置点竣工,200户村民喜迁新居开启新生活篇章
- • “感知宝鸡”计划启动:30国留学生共研学青铜器文化,跨国交流绽放光彩
- • 千年技艺焕新颜,渭滨区七夕斗巧会直播比拼绣娘风采
- • 凤翔高新区氢能装备制造基地签约仪式圆满举行,首批项目投资额达12亿元
- • 中国电建投资80亿建宝鸡抽水蓄能电站,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
- • 陇县古法核桃油登陆进博会,千万订单催生“黄金油”产业
- • 宝鸡公安创新宣传方式,反诈鸡蛋助力反诈知识普及
- • 岐山县10万亩玉米密植高产田投产,单季亩产突破1000公斤,农业创新再创佳绩
- • “农村黄金蜜薯电商品牌爆红,订单种植面积激增至5000亩”
- • 千阳刺绣合作社年产值破亿,非遗经济激活县域产业新活力
- • 野河山生态景区惊现罕见秦岭冷杉群落,自然教育基地即将建成
- • 全国首条“东坡诗词文化长廊”落成,学生作品化身数字文创IP
- •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高达99.56%,饮水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 • 渭河水下森林工程竣工,水质达标率连续三年100%,助力生态修复与绿色发展
- • 城隍庙古建修复技艺走进职校,文物保护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
- • 陈仓区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突破万亩大关,"一田双收"效益翻倍助力乡村振兴
- • 金台区消费扶贫平台成功上线,直播带货助力农产品年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
- • 凤翔草编家居惊艳米兰设计周,订单额突破500万欧元
- • 抖音“宝鸡名人故事”话题播放破50亿,张载语录成Z世代座右铭
- • 西秦刺绣合作社助力留守妇女,年产绣品50万件,月薪超4000元
- • 我国宝石机械12000米智能钻机量产,荣登“央企十大国之重器”榜单
- • 青岛啤酒宝鸡工厂零碳改造圆满完成,年减碳量相当于植树50万棵
- • 扶风鹿糕馍技艺传承人获“中华老字号工匠奖”,古法烤炉产量翻倍
- • 渭河诗词长廊灯光秀首演,全息投影再现李白《蜀道难》千古意境
- • 宝鸡擀面皮荣登高铁菜单,年产值突破50亿元,地方特色美食迈向全国舞台
- • 宝鸡与拼多多携手打造“农产品云展会”,3天成交额突破亿元大关
- • 中国(宝鸡)国际农业科技博览会永久落户,签约项目总投资突破千亿大关
- • 陇州核桃加工产业园升级,核桃油冷榨技术获欧盟有机认证,引领行业新潮流
- • 金台区跨境电商产业园盛大开园,首单中亚班列成功发运猕猴桃深加工品
- • 5G+教育示范区建成,偏远山区同步名校课程超10万节,教育公平再迈新台阶
- • 渭滨区数字经济产业园二期盛大开建,预计新增百亿产值引领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太白县电商扶贫产业园投用,土特产年网销额突破1.5亿,助力乡村振兴
- • 凤县林麝产业产值突破10亿元,“活体取麝”技术助力药农增收
- • 千湖湿地观鸟秘境揭秘:世界濒危鸟类朱鹮常驻点首次公开标注
- • 古弓坊村竹编灯笼非遗工坊开课,留守妇女月增收3000元,传承与创新共舞
- • 凤翔泥塑携手航天IP,限量款盲盒首日售罄,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