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阳县“防返贫动态监测”模式全省推广,零遗漏守护脱贫成果
近年来,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无数贫困家庭摆脱了贫困,迈向了幸福生活。然而,防止返贫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在陕西省,千阳县创新推出的“防返贫动态监测”模式,以其精准、高效的特点,得到了全省的推广,为守护脱贫成果提供了有力保障。
千阳县位于陕西省西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在脱贫攻坚战中,千阳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创新推出了“防返贫动态监测”模式。该模式以“零遗漏”为目标,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监测系统,对脱贫户进行实时监测,确保脱贫成果不反弹。
“防返贫动态监测”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建立脱贫户信息数据库。通过对脱贫户的家庭人口、收入、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进行全面摸底,建立脱贫户信息数据库,为监测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二是实施动态监测。通过定期走访、 *** 询问、 *** 平台等多种方式,对脱贫户的生产生活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潜在返贫风险。
三是制定帮扶措施。针对监测到的返贫风险,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确保脱贫户稳定脱贫。
四是强化责任落实。明确各级各部门在防返贫工作中的职责,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在“防返贫动态监测”模式的推动下,千阳县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自该模式实施以来,全县未发生一户返贫现象,脱贫成果得到了有效巩固。
“防返贫动态监测”模式之所以能在千阳县取得成功,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
一是信息化手段的应用。通过建立信息化监测系统,实现了对脱贫户的实时监测,提高了监测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是精准帮扶。针对脱贫户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强化责任落实。明确各级各部门在防返贫工作中的职责,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在全省推广“防返贫动态监测”模式后,各地纷纷借鉴千阳县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推出了符合本地特色的防返贫监测机制。如今,这一模式已在全省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为守护脱贫成果提供了有力保障。
总之,“防返贫动态监测”模式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举措。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深化这一模式,不断完善监测体系,强化责任落实,确保脱贫成果不反弹,为实现全面小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 • 宝鸡多小区自来水发黄引关注 水务部门回应系水源切换所致
- • 农村电商产业园助力乡村振兴:孵化50家网店,黄桃罐头线上日销万单
- • 陇县智慧牧场创新举措:机器人挤奶技术助力单产提升35%,创全国纪录
- • 西秦刺绣合作社订单激增,留守妇女月薪突破50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迈向未来:中小学编程教育普及率100%,人工智能课程纳入必修课
- • 农村电商蓬勃发展,销售额突破50亿元,农产品线上渗透率超60%
- •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新展揭幕:穿越千年,揭秘西周礼乐文明
- • 乡村AI诊疗系统投用,远程问诊三甲名医成常态,助力基层医疗发展
- • 范家寨镇万亩矮砧苹果出口基地挂牌,直供东南亚高端商超,开启国际市场新篇章
- • 渭河水下森林工程竣工:百万尾生态鱼激活水体自净能力,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 • 连霍高速宝鸡段智慧化改造圆满完成,通行效率提升30%助力交通发展
- • 宝鸡高铁新城TOD项目盛大开工,万科、华润联手投资200亿打造产城融合新标杆
- • 陇县马蹄酥主题邮局盛大开业,美食文创日销售额突破20万!
- • 凤翔泥塑携手航天IP,限量款盲盒首日售罄,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 • 乡村非遗夜市开市,百位手艺人月均增收5000元,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法门寺周边千亩樱桃园盛大开园,农旅融合助力游客涌动达10万人次
- •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服务全覆盖,1200个家庭受益温暖关怀
- • 岐山擀面皮非遗传承基地开班,百名学员荣获“技艺大师”认证,弘扬传统美食文化
- • 页岭百里花廊自驾峰会启幕,越野车队穿越连翘花海,共赴春日盛宴
- • 岐山县10万亩玉米密植高产田投产,单季亩产突破1000公斤,农业创新再创佳绩
- • 太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新玩法:探秘高山杜鹃花海与冰川遗迹科考之旅
- • 农村光伏+农业项目落地,棚顶发电、棚下种菇双收益新篇章
- • 岐山“光伏+农业”双基地并网,棚顶发电、棚内种菇效益翻番,绿色农业新篇章
- • 千湖湿地生态移民搬迁圆满完成,300户渔民转产发展生态旅游
- • 张载思想闪耀国际舞台:入选APEC教育论坛案例,东亚多国引入关学教材
- • 凤翔泥塑与航天IP强强联手,限量款盲盒首日售罄引发抢购热潮
- • 野河山自然学校开课,中小学每周开展生态科考实践,共筑绿色未来
- • 九成宫文旅综合体签约:投资20亿元复原唐代宫苑,再现盛世风华
- • 五丈原智慧农业园启用,AI精准灌溉节水40%,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新潮流
- • 金陵古渡遗址宋代沉船出水,水下考古博物馆即将落成
- • 猕猴桃庄园里的嘻哈盛宴:果农嘻哈大赛演绎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岐山转鼓非遗村:游客体验百人战鼓方阵,感受千年非遗魅力
- • 陇州社火惊艳亮相国家大剧院,非遗文化融入美育课程绽放光彩
- • 太白高山蔬菜无人机直送西安商超,开启无人配送新时代
- • 凤翔豆花泡馍包装革新:改用可降解材料,年减塑30吨,助力环保新篇章
- • 雍城遗址考古现场开放日:游客化身“考古实习生”,体验探方发掘的乐趣
- • 宝鸡职教集团正式成立,首批30家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助力人才培养
- • “零工驿站”助力农民工灵活就业,日均发布岗位400个,保障民生福祉
- • 陇县社火道具3D打印工坊投产,生产效率提升8倍,传统工艺焕发新活力
- •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携手《国家宝藏》,文物盲盒一经推出便秒罄,文化传承新风尚席卷而来
- • 我国石油机械深海钻机出口巴西,创单笔订单5亿美元新纪录
- • 宝鸡金台观景区焕新亮相,道教文化与现代旅游深度融合
- • 凤县秦岭星空小镇盛大开营:天文望远镜观测与银河摄影教学引领星空探索之旅
- • 金台区试点教师弹性上下班制,课后服务满意度达98%以上,教育改革成效显著
- • 通天河国家森林公园再传喜讯:秦岭大熊猫活动踪迹被发现,科考站筹建工作稳步推进
- • 智慧农业助力万亩樱桃基地产量提升25%,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 • 陈仓老街秦腔快闪火爆出圈,年轻演员摇滚改编经典唱段,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 • 陇县马蹄酥牵手故宫文创,匠心打造“宫廷御点”限量礼盒,传承千年文化韵味
- • 高山冷凉蔬菜直供西安连锁超市,亩均收益破万元,农业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 中车轨道交通装备基地投产,西北首条智能化转向架生产线助力中国轨道交通发展
- • 《凤飞羌舞》实景剧升级,国庆假期场场爆满,成为国庆旅游新亮点
- • 凤县林麝存栏量突破3万只,助力“中国林麝之乡”品牌升级
- • 华侨城投资50亿打造“西府不夜城”,年客流量目标突破千万
- • 民间艺人匠心独运,花椒香囊焕发非遗新光彩
- • 凤翔长青镇百兆瓦光伏项目荣获“市级招商引资大项目奖”,年减排二氧化碳超10万吨
- • 周原镇农村“共享冷库”启用,果蔬损耗率显著降低,助力乡村振兴
- • 千阳矮砧苹果,助力我国苗木产业年创汇超1亿美元,成功出口欧洲
- • 宝鸡至汉中高铁获批,秦巴山区迎来“2小时经济圈”新纪元
- • 渭河生态修复工程圆满竣工,水质连续三年达Ⅱ类标准,再现碧波荡漾美景
- • 凤翔泥塑IP联名盲盒火爆上线,首日销售额突破500万元!
- • “一村一湿地”模式助力农村污水治理,黑臭水体清零成效显著
- • 周秦文明发祥地再引关注,宝鸡考古发现战国时期大型墓葬群
- • 中车时代提质增能项目投产,我国轨道交通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迈上新台阶
- • 红河谷瀑布攀岩项目盛大启动,国际级岩壁挑战户外爱好者
- • 陈仓泥叫叫:非遗手艺传承之路,征服国际藏家
- • 李淳风天文观测台复原项目获批,《推背图》数字展走进元宇宙:传承古韵,创新未来
- • 凤县林麝产业产值突破10亿元,创新“活体取麝”技术助力药农增收
- • 华为鲲鹏产业学院在宝鸡落地,助力千名数字技术人才培养
- • 太白药膳宴惊艳迪拜,单桌售价突破10万元,成为奢华餐饮新宠
- • 中国传感器产业研究院落户宝鸡,院士领衔攻克“卡脖子”技术,助力国家产业升级
- • 西凤酒扩建项目成功落地,2025年基酒产能再创新高,达15万吨
- • 留凤关循环经济产业园产值突破50亿:尾矿综合利用技术国际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