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庙“周礼婚礼秀”常态化展演,新人体验先秦婚俗全流程
位于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洛阳市的周公庙,近年来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近日,周公庙推出了一项全新的常态化展演项目——“周礼婚礼秀”,让新人们有机会亲身体验先秦时期的婚俗全流程,感受古人的婚礼文化。
周公庙,又称周公祠,是为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周公而建。这里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是周礼文化的发源地。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周礼文化,周公庙特推出“周礼婚礼秀”常态化展演,让新人们在这里感受一场别开生面的婚礼体验。
“周礼婚礼秀”以周公庙为背景,通过精心编排的舞蹈、音乐、服饰、礼仪等元素,还原了先秦时期的婚俗全流程。展演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 纳采:新郎携聘礼至女方家,求得女方同意婚事。这一环节寓意着双方家庭的认可和祝福。
2. 纳吉:女方家接受聘礼后,择吉日举行纳吉仪式,寓意着双方家庭正式结为姻亲。
3. 纳征:新郎再次携聘礼至女方家,正式确定婚期。这一环节标志着婚礼的正式开始。
4. 冠笄之礼:新郎、新娘分别举行冠笄之礼,寓意着成家立业,肩负起家庭责任。
5. 亲迎:新郎迎娶新娘,双方共同步入婚姻的殿堂。这一环节充满了喜庆和浪漫。
6. 入洞房:新郎、新娘进入洞房,举行拜堂仪式,寓意着夫妻恩爱,白头偕老。
在“周礼婚礼秀”中,新人们可以身着古代服饰,亲身体验古代婚礼的各个环节。此外,周公庙还特别邀请了专业的礼仪老师,为新人们讲解古代婚俗的内涵和意义,让新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周礼文化。
“周礼婚礼秀”的常态化展演,不仅为新人提供了一次难忘的婚礼体验,也为传承和弘扬周礼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许多新人都表示,通过这次体验,他们更加珍惜自己的婚姻,也更加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
周公庙“周礼婚礼秀”常态化展演的推出,无疑为我国婚礼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今后的日子里,周公庙将继续致力于传承和弘扬周礼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我国古代婚俗的魅力。而对于新人们来说,这里将成为他们人生中一段美好的回忆。
- • 东湖莲藕深加工厂投产,藕粉、藕片出口创汇助力乡村振兴
- • 1500张床位!这家三甲医院试运行9个月后,全科开诊了
- • 岐山县10万亩玉米密植高产田投产,单季亩产突破1000公斤,农业发展再创新高
- • 通村公路助力山区发展,物流成本降幅显著
- • 《窦应昌辛亥革命日记出版,揭秘陕西光复关键细节》
- • 渭河诗词长廊灯光秀首演,全息投影再现李白《蜀道难》千古意境
- • 渭滨区新建10个社区食堂,关爱老人,共享美好生活
- • 中德智能制造创新园迎来新里程碑:德企入驻达30家,博世生产线正式投产
- • 秦岭星空音乐会璀璨绽放,交响乐团云端奏响凤县之夜
- • 东站物流枢纽助力外贸发展,年发运中欧班列突破200列,进出口额破百亿大关
- • 残疾人“两项补贴”提标扩面,助力7.3万困难群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 • 凤县“扶贫电商直播中心”启用,花椒、蜂蜜线上日销百万,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千阳妇女剪花合作社”走红,剪纸艺术远销20国,展现民间工艺魅力
- • 岐山转鼓队惊艳亮相央视春晚,乡村文化合作社激活千年技艺
- • 乡村少年宫非遗课程广受欢迎,年度免费培训学生超5万人次
- • 农村特岗教师待遇提升,月均补贴达2500元,留任率突破90%
- • 凤县羌族“萨朗舞”千人快闪,创吉尼斯世界纪录,展现民族风采
- • 唐潮文化城年客流突破300万人次:夜间经济助力全市消费增量15%
- • 陈仓区西山秘境:悬崖古栈道惊现,徒步爱好者新晋打卡地
- • 岐山辣椒太空育种实验,抗病新品种助力农民增收
- • 宝鸡青铜器复刻技艺惊艳世界,千年周礼文化闪耀联合国非遗舞台
- • 北首岭遗址考古研学基地开放,游客体验史前陶器 *** ,穿越千年感受古老文明
- • 西秦刺绣合作社助力留守妇女增收,年产绣品突破50万件
- • 太白山滑雪场荣升国家4S级,冬季游客接待量突破50万大关
- • 宝鸡企业研发成功首台国产化盾构机核心部件,助力我国隧道建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 • 眉县猕猴桃采摘机器人量产,单机日采摘量相当于30名工人,助力农业现代化
- • “积分制”创新治理模式助力宝鸡千村垃圾分类,环保生活换米面油
- • 宝鸡多小区自来水发黄引关注 水务部门回应系水源切换所致
- • 西凤酒扩建项目成功落地,2025年基酒产能将突破15万吨
- • 千湖湿地荣登全球候鸟迁徙通道,生态旅游助力增收2.5万元
- • “苹果主题农民画展盛大开幕,乡土艺术展现新时代田园生活新画卷”
- • 太白药膳宴荣膺“中华地标美食”,助力养生旅游收入翻三倍
- • 北首岭遗址考古研学基地开放,游客可亲身体验史前陶器制作
- • 宝鸡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军民融合经验全国推广
- • 城市轨道交通新篇章:3条线路规划获批,助力主城区与高新区无缝连接
- • 陈仓花椒荣耀登顶,欧盟有机认证助力椒农收入翻番
- • 陈仓区夜间经济示范带盛大启动,啤酒节狂欢助力消费突破亿元大关
- • 凤县黄金产量连续八年领跑西北,深加工项目助力产业升级
- • 农村“煤改电”补贴政策落地,1.5万户冬季取暖成本降60%助力绿色生活
- • “苹果保险+期货”试点成功落地,千户果农共筑价格波动风险防线
- • 九成宫文化节再现“唐王巡游”,万名游客共赏宫廷乐舞
- • 宝鸡老工业区焕新计划获批,百亿级工业遗址文旅项目落地,焕发新活力
- • 凤翔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园投产,年消化50万吨秸秆变废为宝
- • 诸葛亮庙智慧景区上线,AR技术重现五丈原战役历史场景,让历史走进现实
- • 通天河生态旅游区年收入突破2亿:冰川研学引领科普旅游新潮流
- • 宝鸡招商引资年度成绩斐然:签约项目超500个,到位资金突破2000亿
- • 岐山臊子面入选国家级非遗,千年“周礼宴”焕发新生机
- • 渭滨区新建10个社区食堂,关爱老人,幸福晚年生活再升级
- • “光伏农场棚上发电、棚下种菌”模式在全省推广,助力绿色农业发展
- • 农村“厕所革命”全面完成,3万户家庭用上无害化卫生厕所,迈向健康生活新篇章
- • 乡村振兴战略再发力,人才公寓启用助力硕士返乡创业
- • 扶风县乡村教师“县聘乡用”,278名教师扎根偏远教学点,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眉县猕猴桃:有机种植引领全国,欧盟标准基地超20万亩
- • 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音乐节盛大启幕,工业风舞台致敬“工合精神”
- • 东湖柳编非遗工坊:创新环保材料编织“国潮”家居爆款
- • 六营泥塑村体验工坊:亲手捏制“凤翔泥老虎”,传承民间艺术,带回家一份独特的文化记忆
- • 宝鸡猕猴桃出口量全国第一,果农人均增收超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扶志夜校”迈向数字化,万名群众在线学习技术拓宽销路
- • 西凤酒4万吨基酒扩建投产:产能跃居全国白酒行业前列,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
- • 蔡家坡教育城二期盛大投用,新增5000学位助力汽车产业工人子女教育
- • 陈仓区光伏农业大棚投产,创新模式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法门寺禅意茶修体验营:唐代煎茶法与现代冥想课程完美融合
- • 五丈原三国文化园AR技术助力,游客沉浸式体验“诸葛亮北伐”
- • “黄金蜜薯”电商品牌农村走红,订单种植面积扩至5000亩,助力乡村振兴
- • 豆花泡馍冷冻技术突破,保质期延长至12个月,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 • 猕猴桃智慧分选中心正式投用,果农销售溢价提升25%助力乡村振兴
- • 凤翔高新区氢能装备制造基地签约仪式圆满举行,首批项目投资额达12亿元
- • 西山社火绝技:非遗传承人挑战千米险道,踩高跷走山路展现非凡技艺
- • “光明行动”助力校园照明升级,5万学生受益教室护眼灯改造率达100%
- • 乡村学校少年宫实现镇级全覆盖,免费开放艺体课程,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 • 扶风苹果银行发放无息贷款2.1亿元,果农信用变“真金白银”
- • 太白山金丝猴栖息地AI监测系统启用,开启生物多样性保护智能化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