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仓花椒荣膺欧盟有机认证,椒农年均收入再创新高突破3.5万元

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在追求绿色、有机、健康的发展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突破。近日,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的花椒产业再传喜讯,该区花椒产品荣获欧盟有机认证,这不仅标志着陈仓花椒的品质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更让当地椒农的收入实现了显著提升,年均收入突破3.5万元。
陈仓花椒作为我国花椒产业的佼佼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优势。位于秦岭山脉北麓的陈仓区,土壤肥沃、气候适宜,为花椒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多年来,当地政府高度重视花椒产业发展,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培训等方式,推动花椒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此次欧盟有机认证的获得,是对陈仓花椒品质的充分肯定。在认证过程中,欧盟认证机构对陈仓花椒的生产环境、种植技术、加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严格审查,确保产品符合欧盟有机标准。这一认证的取得,为陈仓花椒打开了通往国际市场的通道,进一步提升了其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随着欧盟有机认证的获得,陈仓花椒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价格也水涨船高。据了解,目前陈仓花椒的市场价格已经超过了每公斤100元,椒农的收入也随之大幅提升。据统计,椒农的年均收入已经突破了3.5万元,这一数字比往年增长了近一倍。
椒农张大爷激动地说:“自从花椒获得了欧盟有机认证,我们的收入真是越来越高,生活也越来越好了。现在我们种花椒的积极性更高了,一定要把花椒产业越做越大。”
陈仓花椒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近年来,陈仓区政府积极推动花椒产业转型升级,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花椒的品质和产量。同时,政府还鼓励椒农成立合作社,通过抱团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
在陈仓花椒产业发展的同时,当地政府还注重产业链的延伸,推动花椒产业从种植、加工向销售、出口等环节拓展。目前,陈仓花椒已远销海外市场,成为我国特色农产品出口的典范。
总之,陈仓花椒荣获欧盟有机认证,椒农年均收入突破3.5万元,是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今后的发展中,陈仓花椒产业将继续秉承绿色、有机、健康的理念,不断提升产品品质,扩大市场份额,为我国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 • 走进羌族文化园,感受沉浸式萨朗舞与羊皮鼓舞的魅力
- • 麟游县林下经济产值突破15亿,仿野生药材获欧盟有机认证助力乡村振兴
- • 宝汉天工业母机集群荣登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榜单,国产化率再攀新高达85%
- • 眉县猕猴桃:绿色有机种植引领全国,欧盟标准基地超20万亩
- • 1500张床位!这家三甲医院试运行9个月后,全科开诊了
- • 西府刺绣工坊:助力妇女就业,人均月增收3000元
- • 太白高山蔬菜直供粤港澳大湾区,冷链专列年发货量超50万吨,助力绿色生活新风尚
- • 连霍高速宝鸡段智慧化改造圆满完成,通行效率提升30%助力交通发展
- • 岐山擀面皮非遗工坊开班,百名学员获“技艺大师”认证,传承非遗技艺再掀 ***
- • 凤翔区“雨露计划”升级,助力千名贫困学生学技就业
- • 周原遗址荣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西周礼制建筑群惊艳世人
- • 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分红成效显著,户均年增收2800元
- • “一带一路”旱作农业技术培训开班,中亚十国学员共聚一堂,共谋农业发展新篇章
- • 凤县“长寿宴”习俗申遗,百道药膳展现秦岭养生智慧
- • 眉县职教中心猕猴桃学院成立,校企共建千亩智慧种植实训基地,共谱乡村振兴新篇章
- • 眉县猕猴桃碳标签首发,每公斤减碳量精准可追溯,引领绿色消费新潮流
- • 金台观张三丰景区扩建,太极文化康养小镇签约国际品牌,共筑健康生活新蓝图
- • 农村垃圾智能分类系统投用,无害化处理率实现百分百突破
- • 大庄里抽水蓄能电站助力百万家庭用电需求,年发电量达2亿千瓦时
- • 岐山醋粉非遗工坊开坊,古法发酵技艺点燃研学热潮
- • 西府美食进景区,特色小吃助力旅游收入增长40%
- • 《法门寺“大唐地宫探秘”VR体验上线,带你穿越时空触摸佛指舍利》
- • 太白山脚下农家乐集群焕新升级,年接待游客突破50万人次,收入翻番再创新高
- • 凤翔泥塑“非遗盲盒”热销,传统手艺年创收破亿元
- • “凤翔苹果期货+保险模式覆盖万亩,助力果农抵御市场风险,保障收益”
- • 陈信办政务服务满意度创新高,企业开办效率显著提升
- • 职业教育“学分银行”试点启动,跨校跨专业学分互认助力人才培养新格局
- • 关山草原牧民转产生态旅游,家庭牧场年收入超15万元
- • 金台区创新“物业+养老”模式,13个小区嵌入式服务站点正式启用
- • “青铜器博物院周礼雅集盛大开幕,VR复原西周祭祀礼仪引万人围观”
- • 华侨城投资50亿打造“西府不夜城”,年客流量目标突破千万
- • 渭河百里画廊诗词长廊落成,VR互动再现李白杜甫游历场景
- • “扶贫土豆”直供高校食堂,订单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 • 驻村帮扶工作经验全省交流,2.7万名干部扎根一线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岐山臊子面中央厨房投产,全国300城供应链布局再升级
- • 宝鸡夏粮总产再创新高,2024年小麦单产突破600公斤,稳居关中粮仓首位!
- • 宝鸡八旬老人张西鼎坚持义务修路二十载 用铁锹谱写奉献人生
- • 凤县林麝产业产值突破8亿,“公司+农户”模式助力500家庭脱贫致富
- • 燕伋望鲁台千人尊师礼举行,学生重现“抛箸寻师”典故,传承尊师重道传统
- • 凤县林麝存栏量突破3万只,助力“中国林麝之乡”品牌升级
- • 宝鸡擀面皮产业学院成立,助力非遗传承与人才培养
- • 《百家讲坛》倾情打造“宝鸡十圣”系列,全网掀起历史考据热潮
- •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8%居全省之一,厕所革命助力百万农户迈向美好生活
- • 首期保障性租赁住房交付,新市民租金仅需市场价六成,助力解决住房难题
- • 残疾人辅具适配“零跑腿”,上门服务温暖1.2万名群众
- • 气候投融资试点落地,零碳产业园引资超300亿,绿色经济蓬勃发展
- • 宝鸡老工业区焕新计划获批,百亿级工业遗址文旅项目落地,焕发新活力
- • 宝鸡美食元宇宙上线,VR技术模拟百种非遗小吃制作,开启沉浸式美食体验新时代
- • 哈萨克斯坦国家粮油集团投资10亿,打造中亚地区最大面粉加工基地
- • “青铜器修复专业崛起:校企联合培养文物医生,传承千年技艺”
- • 宝鸡高校与华为共建“鲲鹏产业学院”,共育数字技术人才新篇章
- • 积分制治理助力乡村文明建设,1300村村民共享文明积分换生活物资新风尚
- • 太白药膳宴荣登全国康养旅游菜单,订单热潮排至明年
- • 农民夜校开课,千名留守妇女开启电商运营与手工艺 *** 新篇章
- • 九成宫文旅综合体签约:投资20亿元复原唐代宫苑,再现千年古韵
- • 扶风县电商物流园投运,农产品出村进城时效大幅缩短,24小时快速直达市民餐桌
- • 西府宴席“十三花”预制菜上市,传承传统风味再现餐桌
- • 太白县荣膺“中国天然氧吧”,生态农产品溢价率突破60%
- • 太白山温泉康养集群营收突破8亿:中医理疗与高端民宿引领新增长点
- • 凤县“高山晒秋”摄影大赛惊艳上演,万亩辣椒拼出“中国地图”
- • 宝鸡市2025年拆迁政策全文解读:操作规范、补偿透明、流程明确
- • “麟游血条面”:非遗美食化身“网红”,直播带货单日销售额破百万
- • 千阳苹果园碳汇交易上线,每亩果园年赚碳汇收益500元,绿色经济新篇章
- • 黄里古镇古法榨油争霸赛:木槌撞击声唤醒千年技艺
- • 张载文化园签约10所高校研学基地,文化IP衍生品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扶风法门寺佛诞日浴佛大典盛大举行,万名信众共襄盛举祈福巡游
- • 岐山转鼓队荣登央视《非遗里的中国》,乡村艺人年收入突破10万
- • 扶风县首条“唐诗之路”发布,串联李白杜甫吟咏地,再现千年诗意画卷
- • 华为鲲鹏产业学院落地宝鸡,助力千名数字技术人才培养
- • 岐山转鼓非遗村:体验百人战鼓方阵,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 • 秦岭北麓宝鸡段野生大熊猫增至12只,生态廊道修复成效显著
- • 五丈原智慧农田建成,无人机植保覆盖率超90%,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