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区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系统投用,亩均节水50%、增产200斤,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近日,陕西省凤翔区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系统正式投入使用,这一举措不仅大幅提高了当地农业用水效率,还显著提升了农作物产量,为当地农业绿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悉,该节水灌溉系统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通过精确控制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实现了对农田的精准灌溉。与传统灌溉方式相比,该系统亩均节水达到50%,同时农作物产量提高了200斤,为凤翔区农业生产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凤翔区作为陕西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一直以来都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凤翔区积极引进和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系统的投用,标志着凤翔区农业节水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系统主要包括水源工程、输水工程、灌排工程和智能化控制系统四个部分。其中,智能化控制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能够实时监测农田土壤水分、气象数据等,根据作物生长需求自动调节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确保作物在更佳水分条件下生长。
在水源工程方面,凤翔区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通过建设水库、蓄水池等设施,实现了水资源的有效储存和调配。输水工程则采用管道输水,减少了水分蒸发和渗漏,提高了灌溉水的利用率。灌排工程则通过建设灌溉渠、排水渠等设施,实现了农田的合理灌溉和排水。
值得一提的是,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系统的投用,不仅提高了农业用水效率,还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在节水的同时,该系统还采用了有机肥、生物防治等绿色农业技术,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据凤翔区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系统的投用,预计将使凤翔区每年节水1000万立方米,相当于一个中型水库的蓄水量。同时,农作物产量提高200斤,将为凤翔区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未来,凤翔区将继续加大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系统的推广力度,力争实现全区农田节水灌溉全覆盖。同时,凤翔区还将积极探索节水灌溉与现代农业技术的融合,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总之,凤翔区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系统的投用,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凤翔区农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 转鼓非遗工坊创新推出“鼓乐疗愈课”:传统节奏助力都市人减压
- • 国内更高青铜鼎雕塑落户宝鸡南站,28米铸刻《周易》彰显文化底蕴
- • 红河谷瀑布攀岩项目盛大启动,国际级岩壁挑战户外爱好者
- • 渭河宝鸡段生态修复成效显著,再现“水清岸绿”生态画卷
- • 岐山臊子面千人宴开席,九大碗习俗荣登省级非遗名录
- • 张载思想闪耀APEC教育论坛,东亚多国纷纷引入关学教材
- • 西府老街美食地图新鲜出炉:50家非遗小吃一网打尽,探寻地道风味之旅
- • 周公庙周礼婚礼秀常态化展演,新人体验古风“沃盥礼”“合卺酒”,古俗韵味浓
- • 麟游布尔羊养殖技术纳入职教课程,校企共建实训牧场助力农民增收新篇章
- • 渭滨区农民直播基地孵化“乡村网红”,月均带货超百万,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钛谷东区新材料中试基地正式启用,助力航空航天级钛合金项目孵化
- • 泥塑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留守妇女月均增收3000元
- • 麟游县林下经济产值突破15亿,仿野生药材荣获欧盟有机认证,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 • 宝鸡“15分钟便民生活圈”案例入选全国示范,打造城市生活新范式
- • 传承马援“马革裹尸”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扶风马援墓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 千阳苹果数字孪生系统获专利,引领农业科技新潮流,助力果农亩均增收2000元
- • 和氏乳业捐建10所“奶牛科普教室”,万名学生参与食育实践,共筑科普新篇章
- • 中国—东盟农产品加工园落户,年进出口目标50亿美元,共筑区域经济新篇章
- • 秦岭北麓保护区扩容,野生大熊猫种群增至12只,生态保护成效显著
- • 麟游县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幼儿园落成,助力800儿童破解入园难题
- • 眉县猕猴桃果酒惊艳纽约,深加工产品价值翻番
- • 渭滨区新增社区托育中心10家,助力双职工家庭破解育儿难题
- • 积分制治理助力乡村文明建设,1300村村民共享文明积分换生活物资新风尚
- • 西府宴席“十三花”预制菜上市,传承传统风味再现餐桌
- • 九成宫镇光伏农场并网,土地租金与发电分红助力百户增收
- • 固关镇古羌族成年礼重启,青年跨火盆挑战勇者仪式传承千年文化
- • 凤翔区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系统投用,亩均节水50%、增产200斤,农业发展迈向新台阶
- • 农村低保兜底与扶贫政策衔接:确保3000名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无忧
- • 麟游山歌AI修复工程启动,百首濒危民歌重焕生机
- • “一带一路”旱作农业技术培训开班,中亚10国学员共襄盛举
- • 农村特岗教师待遇提升,月均补贴增至2000元,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 • 金河镇农村电商直播基地启用,百名农民主播月均销售额破万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宝鸡食用油安全保卫战升级:AI天眼+区块链溯源重塑产业生态
- • 唐潮文化城年客流突破300万人次:夜间经济助力城市消费新增长
- • 千湖湿地中华秋沙鸭成焦点,生态摄影大赛万人共赏自然之美
- • 大庄里抽水蓄能电站正式开工,年发电量可满足百万家庭需求
- • 钛谷新材料科技园投资9.6亿元,打造西北地区最大钛产业孵化基地
- • 炎帝故里盛大举行全球华人祭祀大典,共祭先祖,传承农耕文明
- • 迈向未来:中小学编程教育普及率100%,人工智能课程纳入必修课
- • 岐山设立乡村振兴创投基金,助力300名青年返乡创业
- • 扶风红苹果银行助力果农,无息贷款超亿元,信用变资本焕发生机
- • 凤县废弃矿洞华丽转身,光伏电站照亮绿色未来
- • 陶瓷非遗传承人创新“耀州窑”技法,作品拍卖破百万元,再现千年古窑辉煌
- • 宝鸡文理学院研发航天减重新材料,卫星载荷效率提升20%
- • 古弓坊村竹编灯笼非遗工坊开课,留守妇女月增收3000元,传承与创新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携手《国家宝藏》,文物盲盒一经推出秒罄,文化传承新风尚引关注
- • 宝鸡启动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划定10万亩保护区,共筑生态安全屏障
- • 宝鸡农民李达创新种植技术 带领村民走上致富新道路
- • 麟游煤炭分质利用项目投产,年产值预计超30亿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周原镇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圆满完工,3万村民受益生活焕然一新
- • “以工代赈”修路项目助力脱贫,500名群众日薪150元,共筑乡村振兴之路
- • 西凤酒扩建项目成功落地,2025年基酒产能再创新高,达15万吨
- • 陇州社火助力扶贫,非遗演出队年创收300万元,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
- • “国家公交都市”建设达标,绿色出行分担率再创新高
- • 太白县星空露营节引爆暑期游,民宿入住率连续满房,旅游市场迎来新热潮
- • 乡村振兴人才公寓启用,硕士返乡创业享安家补贴,助力乡村发展新篇章
- • 岐山臊子面产业链延伸,辣椒种植户订单收购价提高30%,共谋乡村振兴新篇章
- • 陇州社火脸谱彩绘进校园,万名学生成非遗“小传人”
- • 太白古法酿酒获资本青睐,老酒坊年营收突破3亿元
- • 慈善寺壁画修复课走进校园,中学生积极参与石窟保护志愿行动
- • 秦直道遗址文旅带规划获批:8亿元投资助力古驿栈道修复,传承历史辉煌
- • 太白县冰雪经济综合体签约,冬奥冠军代言助力“秦岭雪都”崛起
- • 猕猴桃智慧分选中心正式投用,果农销售溢价提升25%助力乡村振兴
- • 扶风“唐诗之路”骑行赛盛大启动,沿途打卡李白杜甫题诗碑刻,感受古韵风情
- • “院士田间工作站”落户眉县,助力猕猴桃保鲜技术突破
- • 凤县晒秋节:农俗复兴,千幅辣椒玉米拼图扮靓山村
- • 凤翔木版年画主题民宿:客房讲述《二十四孝》故事,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完美融合
- • “零工驿站”助力农民工灵活就业,日均发布岗位400个,保障民生福祉
- • 眉县猕猴桃大数据中心启用,助力精准调控种植降低灾害损失30%
- • “留守儿童周末成长营”全覆盖,大学生志愿者助力超2000人快乐成长
- • 陈仓区传统婚俗展演:花轿迎亲、撒帐礼再现古风婚礼魅力
- • 东盟农产品加工园签约项目32个,年进出口目标调高至80亿美元,共筑区域经济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