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阳矮砧苹果出口量全国领先,欧盟认证果园面积再创新高
近年来,陕西省千阳县凭借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先进的果树栽培技术,成功打造了高品质的矮砧苹果品牌。据悉,目前千阳矮砧苹果的出口量已占全国总量的15%,成为我国苹果出口的重要力量。同时,千阳县积极扩大欧盟认证果园面积,现已达到5万亩,为我国苹果产业迈向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千阳县地处秦岭北麓,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土壤肥沃,为苹果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当地 *** 高度重视苹果产业发展,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推广矮砧苹果栽培模式。矮砧苹果具有树体矮小、结果早、产量高、品质优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
在 *** 的大力支持下,千阳县的矮砧苹果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目前千阳县矮砧苹果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其中出口基地面积达5万亩。这些出口基地严格按照欧盟标准进行管理,确保苹果品质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近年来,千阳县矮砧苹果出口量逐年攀升,已成为我国苹果出口的主力军。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千阳矮砧苹果出口量占全国总量的15%,位居全国之一。这不仅为千阳县农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也为我国苹果产业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良好口碑。
在扩大出口的同时,千阳县还积极拓展欧盟认证果园面积。欧盟认证果园是指符合欧盟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果园,其产品在欧盟市场享有较高声誉。为满足欧盟市场需求,千阳县加大了对果园的改造力度,提高果园管理水平,确保果园产品符合欧盟标准。
目前,千阳县已建成5万亩欧盟认证果园,产品远销欧盟、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这些果园的建成,不仅提高了千阳矮砧苹果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也为我国苹果产业“走出去”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了进一步提升苹果产业竞争力,千阳县还加大了科技创新力度。通过与科研院所合作,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提高苹果品种改良、病虫害防治、果园管理等水平。同时,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千阳矮砧苹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总之,千阳县矮砧苹果产业在出口量和欧盟认证果园面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未来,千阳县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我国苹果产业迈向国际市场贡献力量。
- • 太白县荣膺“中国天然氧吧”称号,高山蔬菜溢价率突破50%
- • 核桃深加工生产线投产,年产值突破亿元,助力地方经济繁荣
- • 央视《寻宝》节目聚焦民间青铜器收藏,助力文旅产业收入增长25%
- • 九成宫遗址新发现:隋唐宫廷御道,考古研学游热度飙升
- • 远程医疗助力乡镇医疗发展,三甲医院专家“云端问诊”惠及基层百姓
- •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高达99.56%,饮水工程惠及1259个村,助力乡村振兴
- • 大水川国际房车营地盛大开放,草原星空露营邂逅野生鹿群,开启梦幻之旅
- • 凤翔苹果主题民宿集群盛大开业,农旅融合助力农户增收新篇章
- • 阳平铁路物流基地二期投运,中欧班列年发运量突破300列,助力“一带一路”发展
- • 凤县羌族“萨朗舞”千人快闪,创吉尼斯世界纪录,展现民族风采
- • 传承马援“马革裹尸”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扶风马援墓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 北首岭遗址考古研学基地开放,游客可亲身体验史前陶器制作
- • 红光沟航天精神教育基地盛大开放,航天专家驻校开设STEAM课程,点燃青少年航天梦想
- • 陇县古法核桃油惊艳进博会,千万订单助力“黄金油”产业崛起
- • “一村一湿地”:300个村庄告别黑臭水体,农村污水治理新篇章
- • 陈仓区长者食堂增至20家,60岁以上老人每餐补贴5元,关爱老年生活暖人心
- • 县城智慧停车系统上线,实时车位查询助力缓解“停车难”
- • 凤翔高粱酒窖开放体验:古法酿造与个性化酒标定制,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 • 关山草原荣膺“中国最美高山草甸”,自驾露营订单爆满
- • 宝汉天工业母机集群荣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国产化率再攀高峰达85%
- • 万亩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系统投用,亩均增产200斤,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 • 农村旱厕改造全面完成,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8%,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金台区西府老街荣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单日客流突破5万再创佳绩
- • 野河山生态移民搬迁圆满完成,200户村民喜迁新型社区
- • 关山草原国际那达慕大会盛大开幕,蒙古族骑手精彩表演展示民族风采
- • 农村旱厕改造全面完成,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8%,迈向健康生活新篇章
- • 五丈原智慧旅游小程序上线,AR技术重现“诸葛亮屯兵”历史场景
- • 央视《国家记忆》重磅推出五集纪录片《宝鸡先贤》,收视率再创新高
- • 农村公路“白改黑”工程圆满完工,84个村通沥青路,助力乡村振兴
- • “农村互助幸福院医养结合模式在全省推广,构建农村养老新格局”
- • 驻村工作队助力乡村振兴,累计帮扶2.8万件实事,群众满意度达99%
- • 电商扶贫中心启用,花椒、蜂蜜线上日销破200万元,助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 • 太白山旅游扶贫专线延伸,沿线农家乐户均增收7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通村公路里程突破9000公里,山区特产24小时出省,助力乡村振兴
- • 中国电建投资80亿建宝鸡抽水蓄能电站,助力减排减碳,年减碳量相当于植树3亿棵
- • 智慧养老新时代:社区养老驿站全面覆盖,守护10万老年人幸福晚年
- • 陈仓老街“秦腔摇滚夜”爆火,传统唱腔融合电音引爆年轻群体
- • 宝鸡擀面皮荣登高铁菜单,年产值突破50亿元,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陈仓区长者食堂增至20家,60岁以上老人每餐补贴5元,关爱老人温暖人心
- • “课后服务一校一品牌”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助力30万中小学生全面发展
- • 陇县核桃油纳米萃取技术获专利,出油率显著提升25%
- • 宝鸡图书馆新馆盛大开馆,藏书量突破百万册,文化盛宴启幕
- • 话剧《面皮》国家大剧院连演十场,西府美食文化IP全球出圈,展现中国地方特色魅力
- • 渭滨区农村垃圾分类全覆盖,资源化利用率达85%,领跑全省环保新风尚
- • “红黑榜”季度公示制度落地,末位单位负责人公开述职整改,推动政府效能提升
- • 凤县林麝产业产值突破10亿元,“活体取麝”技术助力药农增收
- •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8%居全省之一,厕所革命助力百万农户迈向美好生活
- • 凤翔区农村小学营养午餐升级,3万学生共享“中央厨房”统一配餐新篇章
- • 岐山臊子面技艺传承有新招:万名中小学生学习非遗美食 ***
- • 农村燎疳节:创新秸秆环保焚烧祈福,传承民俗新风尚
- • 陈仓血社火非遗展演震撼回归,神秘脸谱绘制技艺首度公开教学
- • 西凤酒10万吨基酒项目投产,年产值再攀新高,突破200亿元大关
- • 宝鸡企业成功承接孟加拉国轨道交通项目,合同金额突破3亿美元
- • 宝鸡夏粮总产再创新高!2024年小麦单产突破600公斤,稳居关中粮仓首位
- • 《经典咏流传》助力西府民歌再掀热潮,全网播放量突破2亿次!
- • 老年幸福院全面覆盖乡镇,助力破解农村养老难题
- • 凤翔泥塑非遗工坊孵化乡村手艺人,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章
- • 凤县秦岭星空小镇盛大开营:天文望远镜观测与银河摄影教学引领星空探索之旅
- • 秦雍城遗址考古研学基地开放,历史考古成中学生必修实践课,传承历史智慧,培养未来人才
- • 农村“厕所革命”全面完成,3万户家庭用上无害化卫生厕所,迈向健康生活新篇章
- • 野河山秦岭红豆杉群落发现,珍稀植物保护基地即将建成
- • 眉县猕猴桃:有机认证面积超30万亩,欧盟标准基地直供出口,引领绿色农业新潮流
- • “煤城少年科学营”盛大启动,千名学生共赴新能源科技竞赛之旅
- • 凤翔区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系统投用,亩均节水50%、增产200斤,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一步
- • 宝鸡猕猴桃出口量全国之一,果农人均增收超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凤县“扶贫电商直播中心”启用,花椒、蜂蜜线上日销百万,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陈仓光伏农业产业园荣获国家级示范,棚顶发电量突破10万度/月,绿色农业迈向新高度
- • “中欧班列‘宝鸡号’首发德国,钛产品直达欧洲车企生产线,开启中欧贸易新篇章”
- • 金台区农村养老“时间银行”试点:低龄老人服务可兑换未来照护
- • 西安交大宝鸡分校蟠龙新区落地,新材料与装备制造学科引领未来
- • 社区医生发明“方言健康快板”,助力留守老人听懂医学知识
- • 陈仓花椒产业园荣获欧盟认证,椒农人均年收入再创新高突破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