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泥塑老艺人匠心传承,非遗工坊产值突破八千万

宝鸡新闻网 阅读:8 2025-08-04 15:43:30 评论:0

位于陕西省凤翔县的凤翔泥塑,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近年来在老艺人的精心传承下,不仅焕发出新的生机,其背后的非遗工坊更是实现了年产值突破8000万元的可喜成绩。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彰显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见证了非遗传承人在新时代的奋斗与担当。

凤翔泥塑,又称“凤翔彩绘泥塑”,以其独特的造型、丰富的色彩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这种泥塑起源于民间,历经千年传承,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在凤翔,许多老艺人用一生的心血和汗水,将这门技艺发扬光大。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凤翔泥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许多老艺人纷纷收徒传艺,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其中,张师傅便是其中一位。张师傅自幼跟随父亲学习泥塑技艺,经过多年的磨练,已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泥塑大师。如今,他已收徒数人,将这门技艺传授给年轻一代。

在张师傅的非遗工坊,记者看到,徒弟们正在认真学习泥塑技艺。他们从最基本的捏泥、塑形开始,逐步掌握泥塑的精髓。张师傅耐心指导,传授自己的经验,使徒弟们受益匪浅。

“我之所以收徒,就是希望这门技艺能够传承下去。”张师傅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并学习泥塑,我相信,凤翔泥塑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在张师傅的带领下,凤翔泥塑非遗工坊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工坊已拥有数十名员工,年产值突破8000万元。这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非遗传承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们工坊的产品远销海内外,受到了广泛好评。”张师傅自豪地说,“这离不开我们老艺人的辛勤付出,也离不开国家对非遗保护的重视。”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凤翔泥塑,工坊还定期举办各类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前来授课。同时,工坊还积极参与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将凤翔泥塑推向更广阔的舞台。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凤翔泥塑,让这门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张师傅信心满满地说。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凤翔泥塑非遗工坊的成功经验为其他非遗传承项目提供了借鉴。相信在广大非遗传承人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宝鸡热点要闻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宝鸡新闻网立足宝鸡文旅资源,聚合新闻、分类信息与生活服务,打造集历史文化展示、求职招聘、旅游导航于一体的综合性数字平台,让用户“一网触达城市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