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仓区创新举措,首推“乡村教育振兴券”助力20所偏远学校千万级设施升级

近日,陈仓区教育局在全市率先推出“乡村教育振兴券”,旨在通过创新资金投入方式,助力乡村教育振兴。据悉,此次“乡村教育振兴券”的发放对象为陈仓区20所偏远学校,预计将投入千万级资金用于学校设施升级,为乡村孩子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陈仓区作为陕西省的重要农业区,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教育事业发展,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然而,由于地理位置偏远、教育资源匮乏等因素,部分乡村学校仍存在设施落后、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乡村教育的振兴。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陈仓区教育局经过深入调研,创新性地推出了“乡村教育振兴券”。该券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教育振兴,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据悉,“乡村教育振兴券”的发放对象为陈仓区20所偏远学校,这些学校将根据自身需求,提出设施升级项目,如教室改造、实验室建设、信息化设备购置等。政府将根据项目需求,提供相应的“乡村教育振兴券”,用于支付项目费用。
此次“乡村教育振兴券”的发放,预计将投入千万级资金用于乡村学校设施升级。这些资金将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1. 教室改造:对部分老旧教室进行改造,提高教室的舒适度和安全性,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2. 实验室建设:新建或升级实验室,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信息化设备购置:为学校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网络设备等,提高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
4. 师资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乡村教育振兴券”的推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许多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纷纷伸出援手,为乡村学校提供资金、物资和技术支持。
陈仓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乡村教育振兴券”这一创新举措,将进一步激发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教育振兴的热情,为乡村孩子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未来,陈仓区将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教育投入方式,努力实现乡村教育振兴,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 • 汤峪温泉唐风沐浴文化展:再现华清池贵妃入浴的奢华场景
- • 扶风七星河灯会:非遗技艺与现代光影的浪漫交响
- • 陇县社火道具3D打印工坊投产,非遗传承迎来效率革命
- • 宝鸡企业研发成功首台国产化盾构机核心部件,助力我国隧道建设迈向新高峰
- • “乡村振兴贷”助力农村发展,累计放款超500亿,惠及千家合作社与家庭农场
- • 秦腔《张载传》摘得文华大奖,关学精神首登国家级艺术舞台
- • 蔡家坡渭河运动公园盛大开放,皮划艇+骑行道打造运动爱好者天堂
- • 宝鸡“嵌入式扶贫车间”助力132个村脱贫致富,6.3万户年均增收超万元
- • 法门寺禅意茶修体验营:唐代煎茶法与现代冥想课程完美融合
- • 金台区乡村旅游示范村崭新建成,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助力农民增收
- • 金台区创新“物业+养老”模式,13个小区嵌入式服务站点正式启用
- • 麟游“二月二炒豆节”:千户农家共享祛虫祈福食俗
- • 宝鸡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600亿,助力农业转型升级
- • 日本早稻田大学设立“白起兵法研究所”,战国军事思想成选修课
- • 周原遗址荣登“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西周礼制建筑群惊艳世人
- • 雍州古镇夜经济升级:打铁花表演与秦腔夜市共绘盛唐记忆
- •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高达99.56%,饮水工程惠及1259个村,助力乡村振兴
- • 通村公路助力山区发展,物流成本降幅显著
- • “千阳妇女剪花合作社”:剪纸艺术绽放国际舞台,作品远销20国
- • 宝鸡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上线,土地流转率显著提升至65%
- • 吉利银河L7车型单月订单破万,新能源汽车产能跻身全国十强,展现中国品牌崛起实力
- • 大学生创业园孵化项目荣获国家级奖项,助力就业突破2000人
- • 宝鸡钛产业集群规模首破千亿,全球最长钛钢复合板刷新吉尼斯纪录,中国钛产业再创辉煌
- • 秦腔《面皮》国家大剧院连演十场,西府美食文化IP全球出圈,传统艺术与现代舞台的完美融合
- • 北郭村臊子面文化博物馆落成:麦田到餐桌的全流程展示,传承千年美食文化
- • 中国电建80亿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落地,助力实现碳达峰目标
- • 金台区中小学全面开启“无纸化课堂”,智慧黑板覆盖率达100%
- • 岐山醋粉非遗工坊开坊,古法发酵技艺点燃研学热潮
- • 陈仓花椒产业园获国际认证,椒农年均收入再创新高突破3万元
- • 渭河生态修复工程圆满竣工,水质连续三年达Ⅱ类标准,再现碧波荡漾美景
- • “留守儿童周末成长营”全覆盖,大学生志愿者助力教育扶贫
- • 农村光伏+农业项目落地,棚顶发电、棚下种菇双收益新篇章
- • 斯诺威二期年产8万吨锂电负极材料项目盛大开工,西部新能源材料高地再添新翼
- • “一带一路”倡议下,千阳旱作农业技术输出助力中亚十国农业发展
- • 渭河龙舟竞渡赛重现古风,百支队伍角逐“周秦杯”
- • “投资8亿,关学文化园动工:1:1复原横渠书院讲学场景,传承千年文化精髓”
- • 金台观张三丰景区扩建,太极文化康养小镇签约国际品牌,共筑健康生活新蓝图
- • 生态护林员扶贫岗位助力脱贫攻坚,新增500个岗位年补助1.2万元
- • 千阳苹果数字孪生系统获专利,引领农业科技新潮流,助力果农亩均增收2000元
- • “共享冷库破解乡村存储难题,农户仓储成本降低40%”
- • 驻村工作队助力乡村振兴,累计帮扶2.8万件实事,群众满意度达99%
- • 麟游县百万亩生态林下经济崛起,中药材年产值突破5亿
- • 职业教育“学分银行”试点启动,跨校跨专业学分互认助力人才培养新格局
- • 法门寺景区联建扶贫商铺,助力100户脱贫家庭年增租金收入3万元
- • 《数字修复技术助力“千阳灯盏碗碗腔”:AI还原百年唱腔重现古韵》
- • 岐山辣椒勇闯太空,培育抗病新品种助力农民增收
- • 陇县羊乳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00亿,再添10条液态奶生产线,巩固“中国奶山羊之一县”地位
- • 新街子镇创新招商策略,营商环境考核全市领先
- • 电商产业园直播助农,农产品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非遗传承助力乡村振兴:空心挂面工坊产值破亿,带动留守妇女就业3000人
- • 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扩能,助力“双保障”就业康复新模式
- • 宝鸡“名校+”工程助力教育均衡发展,城乡教育差距降至历史最低
- • “新农人直播学院”开班,3000名农民变身带货达人,助力乡村振兴
- • 宝鸡市数字农服集团成立,年托管农田突破百万亩,助力乡村振兴
- • 凤翔区“雨露计划”全面启动,助力500名贫困学子圆梦职业教育
- • 岐山“光伏+农业”双基地并网,棚顶发电、棚内种菇效益翻番,绿色转型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 • 金河镇农村电商直播基地盛大启用,百名农民主播月均销售额突破万元!
- • 麟游林下经济产值突破10亿,仿野生中药材获GAP认证引领绿色发展新潮流
- • 陈仓醋粉工厂智能化升级,机器人分拣助力人力成本降低60%
- • 陶瓷艺术大师走进校园,职校学生作品在国际陶艺展上斩获金奖
- • 九龙山玻璃悬索桥正式运营,云端漫步俯瞰丹霞奇观,开启奇幻之旅
- • 关山草原牧民转产生态旅游,家庭牧场年收入超15万元
- • 宝鸡嵌入式扶贫车间助力乡村振兴,132个村年均增收超万元
- • 渭滨区“扶贫车间”智慧化升级,300名残疾人远程灵活就业助力脱贫致富
- • 城关镇“面皮争霸赛”开赛,百名巧妇同台竞技,祖传调味秘方大揭秘!
- • 无人机助力偏远山村,乡村快递实现“当日达”
- • 农村低保与扶贫政策无缝衔接,助力5000名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 • 扶风县“扶贫驿站”全覆盖,助力农产品代销与技能培训一站式服务
- • 北过境高速通车,助力绕城货运通道分流,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 • 凤翔苹果“保险+期货”试点落地,千户果农抗风险能力倍增
- • 陇县奶山羊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0亿元,助力3万养殖户年均增收2万元
- • 宝鸡金台观景区焕新亮相,道教文化与现代旅游深度融合